觀念平臺-崩盤的加密貨幣何去何從

自開年以來,幾個在過去兩年受惠於COVID封鎖的美國公司如Zoom、Peloton、DocuSign和Netflix,其營收與股價都大幅下降。亞馬遜在今年第一季宣佈自2015年以來第一次虧損,原因之一是其電子商務部門營收的萎縮;連蘋果、微軟、臉書、特斯拉和英特爾都紛紛宣佈降低人員招募的速度以因應可能的業績趨緩。比特幣與以太幣的幣值的下跌走勢與這些經濟衰退的徵兆若合符節。他們從去年11月開始下跌,到今年1月降至谷底,然後在後續三個月緩步回升,直到5月初受TerraUSD牽累再次跌深。識者以爲,這幾個月的跌幅大部分可歸因於實體經濟的減速降低了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信心,而非肇於任何結構式的崩壞。

相形之下,Terraform Labs所開發經營TerraUSD的崩潰則可謂自作自受、死不足惜!所謂穩定貨幣原指能維持和某法定貨幣(如美元)固定匯率(通常爲1比1)之加密貨幣,此類加密貨幣的營運者通常擁有相對數量的法幣或可信度較高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保證其匯率之穩定性。TerraUSD雖號稱穩定貨幣,卻不備有適足的支撐資產,而試圖以演算法控制貨幣供給量以間接穩定其匯率。同時,Terraform Labs設計了一個只能用TerraUSD結清、年利率高達20%的存款服務,快速吸引來了衆多使用者,大幅衝高TerraUSD的貨幣量。

然而,這麼高的利率終究是繫風捕景的鏡花水月。今年3月,此存款服務的使用者開始發現Terraform Labs用來支付利息的資金池似乎逐漸枯竭。到5月初,因爲比特幣的持續貶值及實體經濟的降溫,促使投資人自TerraUSD第一波的小幅撤出,也將其對美元匯率一度壓至低於0.9。但因TerraUSD供給量演算法原本設計的假設是匯率遊移於1.0附近(如0.95和1.05之間),一旦匯率低於此預設範圍,它扳回匯率的能力便大打折扣。於是後續幾天匯率遲遲無法回檔,引發更多投資人的撤出,匯率進一步下跌,恐慌氣氛瀰漫,類似銀行擠兌的行爲浮現,最終螺旋直下、一敗塗地!

這一波的貶值,對較具公信力的比特幣與以太幣,對照其過往價格起浮記錄,應是不致全面瓦解的短期修正,原因是:儘管整體加密貨幣產業很有可能進入寒冬期,但因比特幣與以太幣作爲此產業清算資產的地位極其穩固,投資人對他們的長期信心和需求仍存在。

至於TerraUSD,應將壽終正寢、再無翻身之可能。它的貨幣供給量調節演算法既未經過嚴謹的數學證明、更乏實戰的淬鍊,再加上其存款服務疑似老鼠會式的商模引發類擠兌行爲,導至偏離維穩演算法預設的操作範圍,始則左支右絀、捉襟見肘,終至每況愈下、萬劫不復。

可嘆的是許多TerraUSD的小投資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但其創始人及風險投資人卻幾乎全身而退、甚至滿載而歸。因爲TerraUSD幣搭配Luna幣作匯率調控,TerraUSD投資人喜自稱「Lunatics」(中譯:瘋子),劫後回首,竟是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