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什麼,如何預防關節炎,減輕關節炎的痛苦?

從小到大每到降溫的時候爸媽總是叮囑我“穿秋褲”,以前不理解,現在才明白關節炎確實是老人們面對的一大難題。今天來聊一聊如何免受關節炎帶來的痛苦。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由炎症、感染、退化、創傷等等多方面因素引起,有多達數十餘種。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羣中超過半數的人患骨關節炎。

關節炎的病因複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大多數關節炎與人體衰老有關,一般老人可能伴有骨質增生,從而容易得骨關節炎。

另一大原因就是關節“磨損”,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大家都特別愛比拼手機裡的“步數”經常有人動輒3、5萬。過量的運動難免會對關節造成損傷。

雖說關節炎與我們人體的衰老有關,但是通過生活習慣方面的調整,還是能夠儘可能的降低關節炎的風險的。

首要的是合理運動,咱們中國人都講究一個“適度”,這其實是既科學又哲學學的一個道理。久坐不僅僅容易使病人產生腰肌勞損、引起腰椎退變和椎間盤突出,長期久坐也會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但是過量的散步又可能會對膝蓋造成磨損。

所以選對運動方式很重要,儘量避免深蹲的動作,散步的話每天6000步-10000步左右就好,游泳也是不錯的鍛鍊方式,游泳受力均勻,尤其對於肥胖人士,游泳隊關節的損害最小。另外也可以選擇“碎片化”運動,比如每40-60分鐘左右起身活動一下,或者坐公交車時可以提前一兩站下車。

其次飲食方面可以多食用一下富含鈣質及維生素E的食物,常見的比如牛奶、酸奶、豆製品以及富含優質蛋白的肉類,多吃水果蔬菜,比如獼猴桃、菠菜等等。

潮溼的環境有助於某些病原菌生長,與關節炎的發病也有一定關係。因此,平時應注意衛生,保證每日最少通風半小時左右。

關節炎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和儘早治療,所以一旦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等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選用合適的藥物。

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關節炎,佩戴夾板或支架也會有所幫助。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手術治療,比如關節修復術、關節置換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