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微解封」措施一覽!跟團玩禁大型餐會 沙灘、水域都不開放

交通部鬆綁國旅限制,已有不少景點預定滿滿。(圖/記者李宜秦攝)

記者李宜秦/臺北報導

交通部宣佈13日起實施微解封計劃臺鐵、高鐵等車站非付費區域飲食觀光風景區遊樂園有限度開放,旅行社也可進行9人以下國旅團組團業務。觀光局今日公佈相關指引,供遊客業者參考。其中國旅組團住宿每房最多兩人,且需一人一房,飲食雖可內用但不得采大型宴會餐會形式

觀光局表示,7月13日微解封前仍應避免跨區移動,將徹底落實防疫政策,避免警戒期不必要的旅遊羣聚活動接觸,嚴格執行景區(點)勸離民衆、全程配戴口罩,如有不聽勸離或未帶口罩者即當場取締舉發。

▲13日起車站非付費區域開放飲食。(圖/記者謝婷婷攝)

國家風景區】一、 封閉型景點(一) 開放具有單一出入口之園區、遊客中心,容留量爲承載人數之40%,並採實聯制、戴口罩、出入口量體溫措施。最晚入園時間每日下午4時止。(二) 封閉型之室內展覽館視聽室、教育場域等暫不開放。(三) 封閉型景點海邊沙灘等遊憩區不開放。

二、 非封閉型景點(一)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防疫指引,宣導維持社交安全距離與戴口罩等防疫作爲。(二) 加強監測人流聚集狀況,倘有人流密度過高情形,應適時分流管制或封閉,並於主要區位警示,同時透過網站、臉書等相關媒體加強分流宣導。(三) 基於防疫一致性,倘所在地方縣(市)政府或原鄉部落另有嚴格防疫管制或封閉措施配合調整。(四) 部分熱點避免人潮聚集仍維持預警性關閉,據點內海邊、沙灘不開放。

三、 遊客管理(一) 禁止無法全程配戴口罩之活動(二) 禁止水域活動(三) 禁止邊走邊吃或抽菸(四) 避免戶外10人以上之羣聚

四、 停車場(一) 停車場出入口管制入場。(二) 場內以三角錐或警示帶封閉車格將可供停車數減爲原數量之40%。(三) 隨時視現場狀況及服務品質適時彈性調整,必要時得予以關閉。(四) 據點周邊路邊停車場實施管制,必要時協調當地交通警察車流處理。

五、 國家風景區據點內賣店(無獨立用餐空間)(一) 管制原則:採實聯制、單一出入口及於出入口量測體溫措施後,開放飲食外帶,禁止內用、邊走邊吃或抽菸。(二) 管理措施:自主防疫管理措施、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措施準用「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

六、 國家風景區據點內餐廳(具獨立用餐空間)(一) 僅提供套餐(不提供自助式餐點),不得提供共餐、自助餐等型式。(二) 管理措施:自主防疫管理措施、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措施,依據「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辦理。

七、 裁罰規範(一) 違反防疫相關規定,依傳染病防治法裁罰。 (二) 餐飲業於各級警戒期間受地方政府依違反防疫規定,處罰確認一次者,應停止營業3日;累計兩次者,應停止營業7日;累計三次以上,應停止營業30日。

【觀光遊樂業】一、 遊客及總量管制(一) 單一進出口。(二) 人流總量管制(園區最大承載量40%)。(三) 預警、分流、管制等3級管理。(四) 入園採預約制。(五) 全面實施實聯制。(六) 入園全程配戴口罩、落實體溫量測。(七) 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含入出園),並避免羣聚。(八) 每日下午4時截止入園。

二、 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一) 人員造冊。(二) 落實體溫量測、健康狀況監測。(三) 全程配戴口罩。(四) 鼓勵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

三、 場域管理(一) 遊樂設施型場域1. 設施採預約制。2. 遊客乘坐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避免羣聚。3. 禁止邊走邊吃或抽菸。4. 設施使用後立即消毒。5. 室內表演場館及展覽場館不開放。6. 水域設施禁止。(二) 自然型場域管理1. 室內表演場館及展覽場館不開放。2. 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避免羣聚。3. 禁止邊走邊吃或抽菸。

四、 餐飲防疫管理符合「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指引,有隔板、梅花座或可維持用餐社交距離者,可提供內用服務,但僅提供套餐,不提供自助式餐點、不提供共餐等型式。

五、 環境、設施清消管理1. 訂定環境、設施清潔及消毒計劃。2. 加強消毒頻率。3. 增加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頻率。

六、 應變措施1. 有確定病例時,暫停營業3天,進行園區清潔消毒。2. 盤點園區內所有相關人員並完成造冊。3. 配合疫情調查,有密切接觸者並接受採檢及居家隔離。

七、 稽查機制1. 業者自主每日巡查營業及防疫措施執行情形。2. 本局縣市政府採取不定期抽查。

【旅行業】每團人數應於9人以下(包含隨團服務人員),並應遵守食、宿、行、遊、購等各場所及景點相關主管機關之防疫指引及防疫旅遊參考守則規定。

觀光旅館及旅館附設之餐廳】符合食品藥物管理署「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指引者,可提供內用服務。但不開放宴會形式或大型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