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周鴻禕:垂直大模型單項能力對比通用大模型只強不弱

“2023年的主旋律是如何做大模型,2024年的主旋律是如何用大模型”,1月24日,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受邀參加長江商學院EMBA至誠講壇活動,以“2024大模型機遇年,企業如何擁抱AI”爲題,面向企業家、創業者、管理者分享自己的大模型技術和產業發展觀,系統闡述企業應當如何擁抱AI變革,並與長江商學院教授孫天澍進行對談。

周鴻禕稱,中國大模型的發展方向是產業化、垂直化,公有大模型無法直接在企業級場景落地,公有大模型的數據、知識只是人類知識的冰山一角,企業還有大量的“暗知識”,如戰略規劃、產品設計圖等。在千億大模型基礎上“蒸餾”出來的百億大模型,結合企業“暗知識”,經過垂直訓練,才能深入企業級場景,滿足企業需求。

“超過十項全能運動員很難,但單項技能可以實現超越,就像一個本科生,聚焦在垂直領域進行訓練,也能超過一名老教授”,周鴻禕稱,千億大模型是“通才”,但是在單項技能上,經過專業訓練的垂直大模型只強不弱,面向企業級場景的百億參數大模型成本更低,性價比更高,更適用於企業級場景。尤其隨着開源大模型的發展,大模型已經從‘原子彈’變成了‘茶葉蛋’。

對談中,對於大模型的落地,孫天澍提出企業應該如何兼顧場景與數據可行性。對此,周鴻禕認爲,企業最重要的是要有知識,沒有知識幾乎不可能落地場景,企業可以構建大模型驅動的知識管理系統。企業用AI不能太冒進,要從衆多場景中篩選出既有數據、知識,容錯度又相對較高的場景,以此入手進行AI化改造。

分享的最後,周鴻禕詳細闡述了大模型在企業級場景的落地方法論,首先,需要領導帶頭,人人普惠,大模型是“一把手工程”,領導既要重視,更要帶頭;其次,大模型最終要與業務融合,由業務驅動,企業是大模型應用的第一推動力;再次,要堅持“小切口、大縱深”,以大模型收效最大的突破點切入;最後,要先數轉,再智改,“數字化做的越充分,大模型的作用就發揮的越徹底”,周鴻禕說。(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