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言明「玩火必自焚」之後就是實力的較量(沈逸)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美國總統拜登(左)通話。圖/美聯社

7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兩國元首這次通話的表達方式、時間節點和背景非常特別。從表達方式上看,這次通話被定義爲一次「坦率的溝通」,所謂「坦誠而深入」;之前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建設性」這次沒有出現,說明大家已經撇開了一些東西,把矛頭聚焦到了比較實質性的問題上。

中方對美方提出「責成雙方工作團隊爲此繼續溝保持溝通和合作」,在今年3月份也就是上一次中美元首通話中,中方就明確表示出「拜登總統說過的話,你們的團隊有沒有落實和執行」這樣的意思,這一次通話後續的會議紀要中也使用了類似的表述,就是拋給拜登團隊一個任務,讓他們這樣去做,說明雙方在合作方面明顯存在需要加速的某些東西。

第一段雖然只有三行,但講清楚了當今世界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中國跟美國應該做什麼樣的事兒。

當今世界有兩種狀態,兩個趨勢,一個叫動盪,一個叫變革。在發展和安全的兩大領域都有赤字,發展問題沒有做好可持續發展,全球發展綱要的實現面臨很大的挑戰;安全問題也沒有做好,美國和西方國家基於軍事聯盟的單邊主義霸權將國際環境搞得亂七八糟,地緣政治安全和風險爆發,這些赤字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第一層含義。

第二層含義,中美兩國的作用是什麼?聲明用了這樣的表述,即「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都期待中美兩國發揮引領作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全球的繁榮與發展,這是中美兩個大國的職責所在」,講得很清楚,就是要發揮建設性的作用,這是我們對此的格局認識和總體定位。

接下來一段從總體上講中美關係,進一步明確指出了美方的錯誤。美方現在有三個誤,一個叫做誤判,一個叫做誤讀,一個會產生誤導。這三個錯誤表現在哪裡?第一個是視角問題,美方堅持從所謂的「戰略競爭」角度去看待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爲「最主要的對手和最嚴峻的長期挑戰」,因爲視角錯了,所以結論錯了,因爲結論錯了,所以對中美關係的性質作出了誤判。因爲這樣的誤判,所以對中國的發展最終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產生了錯誤的解讀,然後導致對兩國人民、尤其是美國人民和國際社會形成了誤導。

那麼,中美雙方現在要做什麼?那就是仍然要做好務實的溝通,聲明中講的是「保持各層級的溝通,用好現有溝通渠道」,「用好」的意思就是有些渠道沒用好。然後,推動雙方合作應該在這些領域發力:

對全球經濟的宏觀政策做好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保障全球能源和糧食安全的重大問題要保持溝通,不要搞脫鉤斷鏈,這樣對美國經濟不好,對世界經濟也不好。安全問題上不要火上澆油,要撤火降溫,助力世界儘快擺脫新冠疫情,走出經濟滯脹困局和衰退風險,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

如果說以上這些是中方歷來對中美關係中關於雙方合作所一貫堅持的東西、這一次將其進一步細化了的話,下一段關於臺灣問題就是這次通話相當罕見的特殊背景。

大家知道,美國國會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表達了想要竄訪臺灣的意圖,美國國內也有一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在拱火,把這件事情搞得比較緊張。

習主席這次用了三個表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明明白白,臺灣問題怎麼來的;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事實和現狀清清楚楚,也沒有什麼好模糊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雙方的政治承諾,一箇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中方的態度是什麼?第一,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第二,絕對不會爲任何形式的「臺獨」勢力留下任何空間。

第三,我們政府和人民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堅決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要求。通話中用了一段在臺灣問題上應該是沒有出現過的表述,叫做「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你現在就是在玩火,玩火是會燒到你的手的,是會反噬的。我們希望美方看清楚這一點,美方應該言行一致,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而美方的吹風會上對此表示不提供任何具體細節的內容,就是美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有沒有具體的表態超出美國的原則立場,他們既沒有任何強力的否定,也沒有公開美國說了什麼。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此次對話中國領導人非常清楚地給美方領導人在臺灣問題上畫了一條紅線。雖然這條紅線我們一直在畫,但是這次新聞稿是以一種毋庸否認、各方都不會誤會,不管你願不願意去理解都能夠看懂的方式來畫——「玩火自焚」四個字所有人都看得懂。也就是說,我們「言盡於此」,所有的選項都放在桌子上了,包括我們的軍事實力,但是我們不會拿着軍事實力去炫耀,我們會自己默默地搞一些實彈演練,然後等待你的選擇;如果你堅持要一頭撞過來,那有相當高的概率你會如願撞上這條紅線。

就這次裴洛西已經公佈的亞洲行程來看,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日本,沒有提到臺灣。如果你現在已經享受了所謂那種政治上的滿足感,消費了你的政治籌碼,心滿意足就此作罷,美國國內也不怎麼提對她進行股票調查的事兒了,這個事情也就到此結束。

美方目前的一個表態是比較耐人尋味的,就是堅持說國會的事情白宮管不着,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分支。很明顯,這樣的說辭是白宮想要保持自己做出反應的彈性和靈活性;言下之意是我沒有責任配合這場遊戲,我雖然會做出一個整體性的反應,但是顯然我也會控制相應的力度。後續的博弈值得雙方各自持續觀察。

從總體情況來看,中國這次在臺灣問題上的表態是非常清晰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基本已經到了「勿謂言之不預」,接下來大家就進入到真實的實力較量的狀態。

雖然這中間有拱火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有想借機火中取栗的,但最終根據國際政治的一般遊戲規則,在涉及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核心國家利益上,軍事實力以及如何巧妙而堅定地運用軍事實力的意志、方法和能力,將是最終決定性的關鍵所在。

中美領導人的這次通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局面下,雙方進行的一次應急的信息交換,我們也可以理解爲這是中美系列博弈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中美雙方實力在已經發生顯著變化的大背景下,這場博弈將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展開?目前來看,最終實力的原則、堅定的意志,將在相當程度上校正那些過度冒險或習慣性肆意妄爲的錯誤舉動,把中美關係朝着正確的軌道用力地推上一把。(作者爲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