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這狀況併發症風險高 醫警告:增12至37%死亡率

骨頭問題併發症風險高 醫警告:增加12至37%死亡率。(示意圖/Shutterstock)

這幾年來骨質疏鬆症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跟老年人口的增加有關。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調查,每3位50歲以上女性,就有1位患有骨質疏鬆症。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也顯示,骨質疏鬆症是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第4名,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較男性高出3倍以上,尤其對停經後婦女的影響更甚。

●併發症風險高 增加12至37%死亡率

雙和醫院脊椎骨科主任吳連禎表示,通常男性在70歲以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會增高,特別是75歲以上者,約有1/3的比例會發生骨質疏鬆症;而女性則是在更年期過後的最初5至7年間,骨質每年會以1至3%的速度流失,70歲以後纔會減緩,但不會停止。由此可知,骨質疏鬆症對女性的健康傷害更早也更甚於男性,必須多加防範。

骨質疏鬆症雖然不致於直接造成生命威脅,但它的最大風險就是容易發生骨折,特別是髖部(股骨)、脊椎及手腕部等部位。雖然髖部骨折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是會因此造成老人致命併發症的發生,使得1年內就會有約12至37%高死亡率,有些人更因此造成永久的行動不便,也因此透過骨鬆檢測來防範於未然,就更顯重要了。

●T值每增-1 骨折風險增加2至4倍

骨質疏鬆症最正確的診斷方法就是透過骨密度檢查,目前有許多的方法可以用來測量骨質密度,包括傳統X光骨骼攝影、定量電腦斷層攝影、單光子吸收儀、雙光子吸收儀、定量超音波法(QUS)與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法(DEXA)。

我們常看到診所看到一種簡易型的檢測儀器──活動式定量超音波骨密度測量儀器(QUS),就是使用超音波來測量骨架周邊部位的骨密度,例如腳跟或是手腕的骨頭,因其器械簡易輕便,但相對其準確度較低,不過仍可做爲篩檢參考用,如發現有問題再進一步至大醫院進行精密檢查。

現在醫療院所最常使用的儀器是「雙光子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可提供臨牀醫師做爲診斷骨質疏鬆症的標準。檢查只需10至15分鐘,就可以馬上知道結果,且偵測誤差低,可精確的診斷出骨質情況。

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就能瞭解自己的骨密度,如果測得的骨密度T值≧-1爲正常;T值介於-1至-2.5之間,屬於低骨量或骨質缺乏;當T值≦-2.5,也就是低於年輕人的標準值2.5個標準差,就可診斷爲骨質疏鬆症。T值只要多一個-1,骨折風險就會增加2至4倍。

●雙管齊下 補充鈣片和運動並行

吳連禎建議,如果在檢測時發現是T值介於-1至-2.5之間的低骨量者,可以從事適量荷重運動及補充鈣片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而鈣質的吸收利用需要維他命D,所以建議可以選擇添加維他命D或維他命D3的鈣片;另外,藉由散步、快走等較溫和的運動幫助維持骨質密度。

如果檢測T值≦-2.5就是骨質疏鬆症,更應積極保健、預防跌倒。若伴隨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者,臨牀上骨科醫師則會進一步給予治療建議。骨鬆患者的第一線治療包括補充鈣與維他命D,並針對病患選擇適當有效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