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召見全臺22家壽險老董 祭出6大政策一次統整!
▲金管會召開「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會」,全臺22家壽險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全數到齊。(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金管會今天(22日)下午召集全臺22家壽險公司董事長開會,顧立雄會後受訪透露,董事長們幾乎沒有發表太多意見,而他在針對不當招攬上語氣較爲嚴肅。會議最終可總結爲6項重點,包括商品結構調整、不當銷售行爲訂罰則、增訂淨值比、各公司成立IFRS專案小組等。
全臺22家壽險公司董事長(或副董事長)今天齊聚金管會開會。備受矚目的壽險業「五王一後」全數到齊,包括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新光人壽副董李紀珠、臺灣人壽董事長黃思國、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等。會議從下午2時左右開始,沒想到在下午4點半就結束,比表定時間的5點半還要早。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會後受訪表示,董事長們其實沒有太多意見,而他在會場也嚴厲呼籲各董事長要督導公司管理不當招攬的行爲。他也表示,未來會定期舉辦類似會議,依照議題召集董事長或總經理來金管會座談。
金管會最終對壽險業祭出6大政策:
保險局指出,金管會將研議修正「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以強化保險商品送審、宣告利率及銷售後管理機制,最快今年下半年修正完成。
顧立雄表示,這點主要是針對商品的定價,不能夠賣虧損的保單,而且是要從利潤測試開始,一直到銷售之後實際狀況不能偏離,這特別希望董事會能夠重視。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保險商品送審將參考IFRS 17的要求,合約服務邊際(CSM)要大於零,對於未來接軌IFRS 17有助益;宣告利率將要求公司在宣告利率時,要跟區隔資產投資報酬率有連結,不得低於區隔資產投報率;銷售後管理機制則要求公司是設立商品管理小組,每半年檢討一次宣告利率是否偏離區隔資產的合宜性,且不排除把檢討頻率拉高。
▲金管會召開「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出席。(圖/記者湯興漢攝)
保險局將建立傳統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並提升投資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此舉將會對業者與保戶有最大影響,因爲未來壽險公司在新設計的儲蓄險或利變型壽險等,死亡保障將拉高,儲蓄比例將大幅降低,讓保險真正迴歸「保障」的本質,而未來很難在市場上找到高儲蓄型的保單。
金管會將規劃對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佔率達60%的業者,給予覈准制商品得采備查制辦理的獎勵,並對銷售佔率下降的業者,給予改變保險商品送審方式的處罰。
顧立雄表示,這項主要是希望各壽險公司保障型跟高齡化保單比例要拉到60%,並定義哪些是金管會不鼓勵的商品,不鼓勵的商品要降到40%以下。如果達不到的公司,會有保險安定基金的計提,原本商品備查制改成核準制等處罰。
保險局依照去年底的數據統計,達標的有8家壽險公司,包括臺壽、中壽、新壽、遠雄、宏泰、第一金、康健、元大。但因爲獎勵是明年開始,主要是依據今年底的成績,壽險公司今年下半年可多加努力。而初年度保費最高的前3大壽險,包括國壽、富邦壽、南山去年未達標,保險局坦言:「若從去年底數據來看,這3家壽險公司要達到有點難度。」
但保險局強調,此措施一開始是獎勵,不會立刻開始罰,要罰之前會給緩衝期,讓各公司還有時間進行商品結構調整。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說:「各董事長也都有認知到,商品轉型是一定要走的方向,也都願意配合。」
▲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出席「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金管會將研議修正「保險業招攬及覈保理賠辦法」及「投資型保險銷售應注意事項」兩規定,尤其針對有業務員或理專,勸誘客戶用房貸或保單質借購買投資保單。若發生類似案例,將依照保險法內稽內控最高重罰1200萬元。
顧立雄強調,業務員報告書寫「資金來源是長年儲蓄」,但事實上是借來的、是貸款,又讓客戶去買投資型保單,「我覺得這個非常嚴重,某種程度有構成刑事責任的問題,業務上登載不實,希望各董事長能夠重視,加強督導,再有這樣狀況就有重罰可能性。」
5.淨值比不得低於3%
保險局將修正「資本適足率管理辦法」,除了資本適足率(RBC)外,將再新增淨值比作爲雙預警指標。顧立雄表示,淨值比3%以下到2%就是淨值比不足,2%以下是顯著不足。3%以下是要求限期改善,2%以下就要馬上改善,採取強制的監理作爲。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草案訂好後會找業者開會,接着就會提出預告,預計6月底前找業者開會,預計7月或8月預告,若順利今年下半年上路的話,將參考去年6月到12月跟今年1月到6月的兩季數據。
6.各公司成立IFRS17專案小組
保險局在去年6月函請各保險公司應成立跨部門「IFRS 17專案小組」。顧立雄表示,保險公司從去年第4季開始要成立專案小組,專案小組一定要報告到董事會,所以今天特別跟董事長講清楚,一定按照這時程都要試算、要提足。且要找簽證會計師,來了解專案小組施行狀況如何,如果沒有到位,會請業者來做專案報告喝咖啡。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目前調查各公司都有成立專案小組,也有提到董事會,但每一家公司時程上應該做哪些事情,每一家想法不一樣,要了解各公司狀況,還有公司遇到什麼困難會再溝通。
▼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出席「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會」。(圖/記者湯興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