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避坑 知名消保官靳邦忠出購屋寶典 不動產界最實用

全國最知名的消保官靳邦忠具法學專業背景,擔任消費者保護官多年,處理過近2千多件房屋糾紛,並於清華大學兼任教職18年,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圖/取自新竹縣府消保官辦公室檔案資料

全國最知名的消保官靳邦忠具法學專業背景,擔任消費者保護官多年,處理過近2千多件房屋糾紛,並於清華大學兼任教職18年,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他發現民衆在購屋面臨到許多難題,甚至在主持協商調解時,包含房地產界的專業人士,也欠缺房市交易專業法規的知識,決定投入撰寫「購屋寶典-不動產交易實務與案例解析」,今天出版,被譽爲不動產界最實用的寶典,更是國內第一本由消保官親自撰寫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專書。

談到著書的契機,靳邦忠於2020年再度回任消保官,便遇上竹北漏夜排隊購買紅單事件,在全國關注行政機關如何處置時,他引用消保法開出國內第一張120萬炒作紅單罰款,特別感謝內政部次長花敬羣、地政司司長王成機的馬上啓動全國聯合稽查,繼之而來健全房市交易制度、抑制房價、落實居住正義的呼聲風起雲涌,促使政府進行一系列興革措施。

靳邦忠指出,當時發生的衆多事件幾乎都在新竹,他在工作上面對許多案例,加上對於房市交易各類法規深入研究,決定彙整撰寫一本國內關於不動產交易最具體系專業的法律書籍,花了近2年完成。

這本「購屋寶典」以消費者保護理論爲主幹,彙整大量司法判決,剖析不動產交易實務現況。靳邦忠說,這本書不是爲了投資致富,而是幫助消費者避坑,包含驗屋、交屋、履約擔保、廣告不實與內涵等問題,甚至是近期的臺北基泰大直的鄰損事件等,都多有着墨。

靳邦忠說,在新竹擔任消保官時,最常遇到是民衆於審閱期反悔,或履約保證的問題,然而這些糾紛的解決機制或法律概念,皆散於網路及報章雜誌,未有一本體系完整的法學專業書籍,且能涵蓋理論與實務的探討。因此,他希望這本以案例研究爲基礎,歸納出可資遵循的運作準則及解決紛爭模式的房市爭議解決專書。

「購屋寶典」由「預售屋與紅單買賣」起始,「不動產消費爭議解決機制」爲末章,就房市交易中所涉及消費資訊揭露、不動產說明義務、要約與斡旋、廣告不實、定型化契約、保固、驗屋與現況交屋、商品責任、貸款與履約擔保、停車位、公設、凶宅、嫌惡設施、二次施工與違章建築、住宅特殊商品、危老與都更等重大議題,分門別類撰寫成16章專文,透過新學林出版社出版。

各章皆附以房市交易理論爭點,司法實務判決要旨爲簡要整理,讓讀者輕鬆掌握全局。各章結尾,輔以多年處理購屋消費爭議的實務經驗,並附記消保官的叮嚀,提醒業者與消費者應注意事項,做爲有意引用及研究者參考。

靳邦忠強調,出版此書主要對象是試圖協助從事不動產業務的經紀業相關人員、法律專業人士、建築與代銷業者,及有意深度瞭解房市交易法規的消費大衆,知悉案件的解決方式及相關法律規定。

撰書並非指導消費者如何購屋致富,而是從豐富的實務案例研習過程中,成爲一位聰明的購屋者,讓消費者從此不再爲買賣過程中,因爲資訊不對等、廣告不實及商品瑕疵等不當交易行爲所帶來的糾紛和困擾所苦。

「購屋寶典-不動產交易實務與案例解析」,今天出版,被譽爲不動產界最實用的寶典,更是國內第一本由消保官親自撰寫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專書。記者郭政芬/攝影

這本「購屋寶典」以消費者保護理論爲主幹,彙整大量司法判決,剖析不動產交易實務現況。記者郭政芬/攝影

靳邦忠強調,撰書並非指導消費者如何購屋致富,而是從豐富的實務案例研習過程中,成爲一位聰明的購屋者,讓消費者從此不再爲買賣過程中,因爲資訊不對等、廣告不實及商品瑕疵等不當交易行爲所帶來的糾紛和困擾所苦。記者郭政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