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玉振:逆境管理能力的七大要素

本文已獲得授權

來源:華營管理私塾

作者:宮玉振

編輯:習丌

逆境中的有效管理,應該具備七大要素:堅定的意志力、敏銳的洞察力、果斷的決策力、良好的溝通力、堅決的執行力、敏捷的響應力、強大的復原力。

七者之中,堅定的意志力爲有效管理的樞紐,敏銳的洞察力與果斷的決策力爲有效管理的基礎,良好的溝通力爲連接領導決策與團隊執行的關鍵環節,堅決的執行力、敏捷的響應力、強大的復原力是逆境中優秀組織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

七者共同構成了逆境中有效管理的基本能力模型。爲了方便理解與記憶,我們可以稱之爲逆境管理的“北斗模式”。

堅定的意志力

逆境管理能力的第一個要素是意志力。

意志力的第一個作用,是穩住人心、穩定局面。

沒有人會追隨軟弱無能的領導。領導者在面對逆境與挫折時所表現出來的恐慌、沮喪與猶豫,將會在組織中引發更大的連鎖反應,那些動輒慌亂的上司一定會遭到下屬的強烈質疑。

真正的高手,可以在任何複雜的環境中都保持不爲所動的冷靜與鎮定,因而在極其混亂甚至極其不利的環境中,能保持沉着鎮定的心理,從而傳遞出強大的自信,展現出對未來的強烈信念,進而贏得下屬的信任與忠誠,帶領團隊採取有效的行動。

意志力的第二個作用,是讓領導者做出冷靜的決策。

陷入恐懼與慌亂情緒之中的領導者是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強大的意志力才能讓人在面對巨大的壓力時依然可以清晰而合理的計算與決策,從而做到謀定後動。

王陽明說:“凡人智能,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陣,只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只有那些能在混亂和危險的環境中依然從容不迫、沉着鎮定的領導者,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決策。

逆境中意志力的第三個作用,是幫助領導者應對逆境突圍過程中的內外挑戰。

你制訂了行動方案,但一旦行動開始,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遭到各種各樣的批評。批評者和你的競爭對手經常會趁機落井下石,內部的不安定因素會趁機浮上水面。

領導者所遇到的挑戰註定要超出常人,所有的決策壓力最終都需要領導者來承擔。你一定要以強大的意志力保證組織專注於正確的行動,不沮喪、不動搖,這樣才能帶領組織最終走出困境。

敏銳的洞察力

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只是逆境管理的一個起點。接下來領導者要做的,是一定要有清晰的態勢感知。

身處逆境的時候,決策者首先要做的,是準確地理解自己所處逆境的本質。包括: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發生的事情對利益相關方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形勢還會如何進一步演變?

所以決策者不僅要了解問題發生的根源,瞭解自己目前所處的狀態,還要不斷更新自己對環境的認知。在充斥着各種可能性和挑戰的混亂局面中,你要應對的挑戰與機會分別是什麼?你有什麼樣的資源?你有哪些弱點?未來可能的突圍方向有哪些?

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工具可以供你使用。現代管理學提出的 SWOT 分析工具,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角度幫助你理清所處的局面。在情況複雜、信息混亂而人心慌張的環境中,進行這樣的分析並不容易。錯誤而矛盾的信息足以讓人迷惑,慌亂的心態讓人無法靜心思考,複雜的局勢讓人很難理清頭緒,形勢的緊迫要求必須馬上做出決策。這是最能考驗領導者是否具備敏銳洞察力的時刻。

處於逆境中的決策者,除了洞察外在的環境、突圍的方向,更關鍵的是要了解組織成員,尤其是對逆境中的人性要有清醒的把握。

他們內心的渴望是什麼?他們致命的弱點是什麼?他們有哪些長處,有哪些短板?他們能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什麼情況下什麼人可能會出現動搖,甚至背叛?誰是真正可靠的骨幹,可以倚重,誰在不斷動搖軍心?

逆境中的成功領導者,必須是洞悉人性、人心的大師。

果斷的決策力

當我們穩定了人心、洞悉了環境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做如何走出困境的決策了。這就需要逆境管理能力的第三個要素:決策力。

馮侖曾經講,領導者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指道、搞定、買單。指道就是決策力,在逆境的迷茫與混亂之中,所有的下屬都期待着領導者的給組織指出一條明道,這是對領導者決策能力的極大考驗。

逆境中的決策,應該把握方針、方向、方案三個要素。一是大的方針,是戰還是守,是打還是走;二是大的方向,往哪個方向行動;三是方案,具體的行動方案是什麼。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一條,就是爲了實施這樣的行動,我們應該建立什麼樣的指揮體制,核心是關鍵時刻誰說了算。

逆境中,決策的第一條基本原則,是“多謀善斷”。決策一定要建立在儘量準確的信息基礎之上,一定要深思熟慮,一定要考慮到多種可能。對於會不會出現意外,出現意外怎麼辦,全都心中有數。

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中,所有的決策都必須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逆境突圍的任何決策都具有冒險的性質,從來就不存在絕對完美的方案。猶豫和徘徊會成爲突圍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在混亂的逆境中,完全看清了再做只能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當機立斷,是逆境領導力的關鍵特徵。準確地判斷形勢並果斷地承擔風險,是成功的決策者必備的素質。用胡林翼的話說:“兵事怕不得許多,算到五六分,便須放膽放手,本無萬全之策也。”只有具備強大的決斷力,才能把你的決策和果斷的行動結合起來,從而在混亂中抓住機會,帶領組織突出重圍。

良好的溝通力

領導者做出了決策,還必須讓下屬充分理解並接受這一決策,並因此堅決地執行領導者提供的行動方案。

逆境中每個人都會有疑問。因此,溝通的內容要儘量詳盡,要講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面臨哪些機會和威脅,我們有哪些優勢和劣勢,我們的方案是什麼,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爲什麼必須這樣做,我們必須立即採取哪些初步的行動。還有更爲關鍵的是:爲什麼我們一定能夠走出逆境。

好的溝通會達成這樣的效果:不是因爲決策者命令下屬必須做什麼,而是下屬清楚地明白原因,清楚地明白目標,因此形成強大的自我激勵,主動去做。一句話,好的溝通能讓上下共欲,所有人同仇敵愾。

逆境中,比起說明真相,有所隱瞞會引起下屬更多的恐慌,造成下屬對領導更大的不信任。在逆境中,好的溝通會建立信任,不好的溝通則會毀掉團隊。所以逆境中溝通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結構化的坦誠。

所謂的坦誠,就是溝通時一定要公開、透明。不僅陳述有利的一面,包括我們的優勢所在、我們的機會所在;同時也要如實陳述不利的一面,包括我們存在哪些問題、我們遇到哪些困難等等。

因爲你的坦誠,下屬會看到事情的兩面,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但關鍵是他們知道你對他們是誠實的,你沒有試圖隱瞞什麼,他們因此就會信任你。而逆境中最寶貴的就是下屬對你的信任。

要把每一次溝通都變成灌輸信心、激發士氣和鬥志的好機會,讓組織成員在清楚明白形勢的嚴峻性與挑戰的同時,依然堅信發揮自身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堅決的執行力

在動盪的逆境中,有效的激勵是激發出組織成員堅決執行力的關鍵。

從戰爭的經驗來看,逆境中的有效激勵依次來自四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求生的本能。

吳子曾經講過:“凡兵戰之場,立屍之地。必死則生,幸生則死。”

逆境會讓人陷入絕望,但絕望的處境恰恰可以激發出人求生的本能和意志,爲了個人與組織生存而拼死一搏,從而死裡求生。所以就有了破釜沉舟的典故,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古訓。

在逆境中,高明的領導者往往可以利用絕境,激發出組織成員強大的戰鬥力。

第二個層面是清晰的紀律。

所以逆境組織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迅速明確並強化組織紀律。

制定紀律的目的是傳遞出組織在逆境中的核心價值觀究竟是什麼。清晰的紀律就是要告訴組織成員,我們崇尚什麼樣的行爲,反對什麼樣的行爲。領導者嚴格地執行組織紀律,就是要告訴組織的成員哪些價值觀是絕對不容妥協的。

在混亂的情況下,身爲領導者,你必須用清晰而嚴明的紀律來引導和獎勵正確的行爲,抵制和懲罰錯誤的行爲,從而清晰地展現組織的行爲規範。

第三個層面是團隊的榮譽。

好的軍隊一定是有着強烈榮譽感的軍隊,好的軍人一定是視團隊榮譽高於個體生命的軍人。用吳子的話說:好的軍隊可以做到“師出之日,有死而榮,無生而辱”,戰死是最光榮的,偷生是最恥辱的。“死生榮辱之道一,則三軍之士可使一心矣”,全軍將士對死生榮辱的看法一致,那麼他們就可以同心協力了。

第四個層面,也是最高的層面,即組織的理念。

除了本能、紀律、榮譽,更重要的是組織成員對組織使命與願景的高度認同。

逆境中領導者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爲組織的每一個成員找到這樣一個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理由,找到組織成員強大的自驅力。有了這樣的理由,有了這樣的自驅力,組織的成員就會不計一切地付出,執行才能真正變成自覺自發的執行。這也是讓組織歷經挫折、苦難、逆境而不屈不撓的根本原因。

敏捷的響應力

所謂的響應力,指的是組織迅速、敏捷地預見與應對變化中的機會與威脅的能力。

敏捷的響應力包括兩個方面:捕捉機會、避開威脅。在逆境之中,有時候生與死就在一線之間。有時候哪怕些微的機會也可能讓你突圍成功,哪怕些微的威脅也足以讓你全軍覆沒。

時機稍縱即逝,意外隨時發生。要在混亂中尋求生存的機會,要在動態中創造發展的機會,你的行動就必須是迅速的、靈動的、快速響應的,這樣你才能機敏地捕捉有利的機會,敏捷地避開致命的威脅。

“決策者所能做的,不單純是依靠此前制訂的計劃,更要依靠對稍縱即逝的機會的敏銳嗅覺,以及對機會的迅速響應。在混亂中尋找機會,在動態中把握機會,在不確定性中創造機會。一旦機會出現,就要果斷地在選定的方向上投入強大的資源,從而長驅直入,一舉打開局面。”

這就需要決策者必須具備兩個特質:一是思維敏捷,二是大膽創新。

思維敏捷指的是頭腦靈活,是具備預見或適應不確定性或不斷變化局面的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從而將問題解決在還沒有出現之前。

逆境中的組織必須做好準備,隨時迎接意外。組織肯定會遇到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你必須認識到這就是常態。所以在逆境中,思維敏捷的領導者不會一根筋,不會一條路走到黑,而是對多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的心態。

這就需要決策者具備敢於打破常規的勇氣與魄力,需要組織有鼓勵大膽創新、敢於試錯的文化,在不斷的試錯與學習中去尋找和創造突圍的機會。

強大的復原力

復原力,指的是組織在逆境中強大的韌性與反彈能力,包括坦然接受並積極應對逆境的能力,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地朝着目標努力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從打擊中恢復過來的能力。而其中最關鍵的,是把逆境轉化成積極的因素,從而使其變成組織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的機會的能力。

領導者在成就事業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打擊、逆境。挫折和失敗本來就是人生的組成部分。美國電影演員威爾 · 史密斯曾說:“永遠不要低估人們的痛苦。所有的人都在掙扎,只不過有些人更善於掩飾罷了。”

偉大的領導者幾乎都是從失敗中走出來的。優秀的領導與組織往往正是在艱難困苦之中生出強大的成長力量。能否走出挫折和失敗的陰影而繼續前行,並將失敗和挫折變成最好的成長機會,是決定領導者的事業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裔心理學教授安吉拉 · 李 · 達克沃斯(中文名杜李惠安)曾經對西點軍校的學員進行過跟蹤、觀察和分析。她發現,堅毅(grit)比天賦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未來。

達克沃斯總結出來的堅毅法則包括:即使已經一敗塗地,仍然要堅持奮鬥;即使犯了錯誤,也要無所畏懼、不斷嘗試;即使沒有人支持,也要勇往直前。

西點軍校爲什麼一定要給學員安排拳擊課程?其目的不是教學員單純的拳擊技巧。拳擊教給學員的是:當被人一拳打倒在地的時候,你仍然要站起來。

你可以被打敗,但不會被摧毀。這就是稱職的軍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韌性,也是逆境中管理者與組織必須具備的強大復原力。

北斗模式:逆境中的基本能力模型

意志力、洞察力、決策力、溝通力、執行力、響應力、復原力,七者是層層遞進的關係。

我把這七大要素構成的逆境管理能力稱爲以定力爲核心的逆境管理能力的“北斗模式”。用這一模式,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七大要素在逆境管理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在這一模式中,意志力、洞察力、決策力、溝通力構成了北斗七星的鬥身,這四項是從領導力着眼的。執行力、響應力、復原力構成了北斗七星的斗柄,這三項是從組織能力着眼的。

熟悉天文學的朋友一定知道,在浩瀚的星空中,北斗七星總是繞着北極星而旋轉。在逆境中,這個“北極星”就是我們反覆強調的組織與個人的信念。這個不變的“北”,是逆境領導力的核心之所在,也是動盪時代的定力之所在。

自古以來,北斗七星就被中國人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標定時刻。回到我們前面引用的馮侖先生的話: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指道。北斗模式是逆境中有效管理的基本能力模型。希望這一模式,也可以成爲今天管理者帶領組織走出逆境的備用指南。

#首席增長官研習社260期

從2020到2023,從第1期到第260期,首席增長官研習社的分享欄目已經走過了2年多的路程。從一物一碼到bC一體化,營銷數字化的理念不斷升級,持續爲粉絲帶來理論知識革新,它見證了米多的成長,也引領了粉絲的成長。2023年7月27日,【首席增長官研習社主理人CGO】將帶來最後一期分享內容,回顧兩年曆程,鄭重告別,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