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本身沒有錯 錯在沒思考產業價值鏈

閱讀更多《面對面》人物 請掃QR Code

Gogoro臺灣總經理姜家煒,在新創產業有着豐富的資歷,曾任oBike、foodpanda臺灣負責人。看着新創公司從瘋狂生長的輝煌時代,到因決策錯誤帶來營運困局,他體悟到「要先思考產業價值鏈,才能打造出好產品」、「以合作取代對抗」兩大觀念,要讓Gogoro透過合作來帶動產業轉型

姜家煒回憶,他在foodpanda負責臺灣營運管理期間,六個月內就做到亞太市場營運第一,2018年拿到新加坡管理職的邀約,正準備搬去海外打拚前夕,接到獵人頭公司電話約喝咖啡,現場Gogoro創辦人陸學森問他:「如果有機會讓世界變得更好,你覺得在這波電動化革命浪潮下,你會扮演什麼角色?你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姜家煒被陸學森一席話打動,「我們普遍缺乏的冒險精神,讓產業轉型真的能在我們這一代實現」,決定留在臺灣,陸學森支持他在Gogoro進行「集團內的創業」,從零開始做共享服務平臺GoShare。

姜家煒說,過往在新創行業的經歷,也成爲他今日帶領Gogoro發展的養分。他表示,在oBike服務時,正好是量化寬鬆、熱錢涌入的時候。投資人的指示就是大量投車,只要投得快、投得多,就能成功,最終卻變成了「共享界的福壽螺」。

姜家煒表示,oBike的工作讓他學會「要先思考產業價值鏈,才能打造出好產品」;共享本身沒有錯,錯在沒思考產品本質、商業模式和整個產業價值鏈。

姜家煒也觀察到,共享或外送服務行業常採取「焦土作戰」策略,花很大的資金爭取市佔,最後當打敗敵人的時候,就贏者全拿。但他在投入GoShare營運時,卻反其道而行,「以合作代替對抗」,與大家一起把市場做大。例如,GoShare與潤泰集團合作,讓共享電動機車成爲住宅、商辦建案的公設,爲潤泰建案銷售加分,也爲Gogoro拓展市場;與臺積電合作,讓GoShare成功騎進臺中市場,將共享電動機車服務送進中部,更讓臺積電贏得ESG形象與碳權積分。

姜家煒將「合作」的概念延續到Gogoro第三個五年計劃,整合Gogoro的資源與能力,爭取所有對外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