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升息暫告段落 美國危機未獲緩解

工商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猶如被困在超高大樓火場裡的救火隊,火苗在大樓四處流竄,消防員裡裡外外奔忙,見到火苗就全力撲滅,卻不知大樓哪一層樓突然會發生致命的爆炸。

美國時間5月3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策會議完成了本輪第十次升息,調升指標利率0.25個百分點到5.00%~5.25%區間,會後聲明刪除了暗示繼續升息的段落,意味Fed可能暫停升息,關注升息政策的觀察員大多認爲,這是今年最後一次升息,Fed將把指標利率維持在目前水準,觀察通貨膨脹與經濟榮枯的變化,確認通膨回跌後再調整利率水準。也有不少投資人押寶Fed將提前在下半年降息。總之,美國40年來最劇烈的升息政策,可能暫告一段落了。

但是,美國40年來最火熱的通膨高燒不退、就業市場薪資狂增的動能難以煞車,甫公佈的2023年第一季僱傭成本指數(ECI),年增率仍然高達4.8%。爲了壓制通膨與降溫就業,累計十次劇烈升息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同時新創產業退潮與加密貨幣崩盤帶來金融緊縮、金融機構資產錯置,在強升息之後引發存戶擠兌、中小型銀行倒閉潮,加以美國各大城市商用不動產出現價格大跌、貸款銀行資產急遽惡化,更讓2008年金融海嘯的陰影再度浮現。

除了上述四處着火的樓層,還要加上共和黨與民主黨在國會惡鬥。財政部長葉倫警告,美國債務最快6月1日就將觸及法定上限,總統拜登與兩黨參衆議院領袖只剩不到一個月的協商時間,由於政治領袖們各有難以調整的既定行程,實際的協商窗口只剩兩個禮拜。

美國兩黨拿國家債務破產進行無止境的政治惡鬥,金融市場成了被政治綁架的肉票,麥卡錫率領的衆議院共和黨議員日前通過一個難以執行、強烈限縮聯邦政府債務的方案,拜登的行政團隊則堅持無條件提升舉債上限,介於兩個極端之間有暫時延遲破產時程至今年年底、以及多種極爲混亂、迄無共識的政治選擇。每一個方案都是有害經濟長期發展、擾亂金融穩定的政治要脅,兩黨唯一的共識,是以金融市場崩盤爲代價,將手中的肉票窒息到瀕死關卡的極端手段,來逼迫政治對手低頭。

更難以預測的,是搖搖欲墜的美國商用不動產市場,史坦普商用辦公室REITs指數是追蹤美國商用不動產的觀察指標,5月2日爲55.93點,年初至今跌超過20%,在3月23日更跌至53.37點,是2009年至今14年來的最低點。曾經是房地產漲幅冠軍的舊金山,如今淪爲重災區,《華爾街日報》在5月初報導,舊金山一棟在2019年以2億美元成交的辦公樓,如今開價約6,000萬美元割肉求售,曾經以出租辦公室的商業模式四處高價租樓的WeWork等分享辦公室業者,如今丟出大量閒置辦公室帶給市場重大賣壓。

許多美國的中小型銀行以貸放商用不動產爲核心資產,上週總部在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遭到聯邦存保接管、股東價值歸零轉售給摩根大通銀行,不僅創下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倒閉案,更是兩個月內連續崩塌的第四家銀行。史坦普地區銀行指數大跌,5月初跌至38.11的低點,觸及新冠疫情經濟封鎖期的低點,5月1日當天,KRE指數組成的143家銀行,有135家股價下挫。波克夏投資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蒙格直言「美國的銀行業充斥着不良貸款」,雖然不至於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但是房地產下跌將造成銀行經營困難的風暴。

Fed這次決策與2006年結束加息有相近之處,當時的聯邦基金利率也被推高到5.25%的峰值,Fed停止加息,依據實際的總體經濟變動數據再做調整,差別在2006年沒有劇烈的通膨,次貸違約引爆的金融風暴則在一年半後纔出現。當然,2006年的Fed資產負債表只有目前的十分之一,眼前鮑爾維持金融安定的壓力,遠甚於當時的柏南克。

最關鍵的變數,除了債務上限的政治鬥爭之外,當然還是銀行體系的安定,FOMC會後聲明強調美國銀行體系健康且具有韌性,鮑爾強調摩根大通收購第一共和銀行是個好結果,卻不希望成爲通例,因爲地區性的商業銀行在美國金融體系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市場對於鮑爾投出了反對票,史坦普地區銀行指數在鮑爾講話時下跌1.8%,而5月3日盤後再重挫4%。商用不動產價格重挫、區域性銀行資產品質弱化、存款逃向大銀行集中的氣氛沒有緩解的跡象,市場顯然期待,Fed救火員們在完成最後一次升息之後,還要有具體的政策,來撲滅四處引爆的中小銀行擠兌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