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醜媳婦見公婆-兼論銀行業增提壞帳準備

工商社論

美國上市公司在上週開始陸續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並且公佈上半年財報,由花旗、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金融股打頭陣。過去三個月全球股票市場讓投資專家滿地找眼鏡,雖然經濟面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美國更創下失業人口4千萬人的歷史紀錄,但是過去三個月股市的強勢反彈,股價與基本面「背離」的現象更是空前,市場高度預期,7月中旬之後就是「醜媳婦見公婆」的攤牌時刻,上市公司將公告大幅衰退的營收與盈餘,過度漲升的股價也將被打回原形。

根據Refinitiv的統計顯示,美國標普五百大企業第二季獲利估計暴跌44%,將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差季度表現,僅次於2008年第四季曾經創下標普五百企業整體獲利崩跌67%的紀錄。

今年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財務數字難看,還有許多跡象可循,根據本報報導,今年第二季因爲獲利太差,標普500家上市公司竟然有將近200家公司主動撤銷財測,造成市場分析師與投資人無從預判企業表現,也被迫修改股市與總體經濟預測模型。不過,包括Refinitiv、FactSet等機構統整分析師的預測,大致認爲今年第二季上市公司獲利將較去年大幅衰退45%上下,差堪告慰的是今年第二季應該就是此波不景氣的谷底。

上週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第二季度業績陸續披露,果然與市場預期相去不遠,三大龍頭銀行的淨利潤皆出現幅度極大的衰退,花旗集團第二季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較,大跌73%,摩根大通也獲利腰斬,與去年同期相較大跌51%,更糟的是巴菲特重倉持股的富國銀行,出現23.9億美元的虧損,這是該行12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美國的金融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投資人拋售,即使道瓊、標普五百都已經反彈到接近疫情前的高點,Nasdaq不只創下新高,今年累計更創造了17%的漲幅,但是金融股卻是集體大跌,例如摩根大通今年至上週五累計下跌近30%,花旗集團跌37%,表現最佳的摩根士丹利年初至今沒有漲跌,表現最差的富國銀行,年初至上週五則大跌了53.62%。

金融業的困境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主要衝擊的幾個面向,首先全球央行集體擁抱零利率,再次對仰賴利差收入的銀行造成新一波的衝擊,萬一出現第二波的景氣衰退,迫使央行採取負利率,則將對銀行造成結構性的傷害;第二則是龐大的銀行放款違約率可能大增,雖然央行量化寬鬆與政府龐大的紓困補貼,可以一時減緩企業與個人貸款戶倒閉的壓力,但是企業營收衰退、個人失業的困境將隨着時間而不斷累積,壞帳壓力將造成銀行資產負債表重大的傷害。

第三則是龐大的企業倒閉壓力即使暫時獲得緩解,銀行也必須增提壞帳準備,美國銀行管理局(OCC)從今年開始要求銀行採行「當前預期信用損失」(The Current Expected Credit Losses, CECL)會計準則,在此更爲保守的會計準則下,銀行壞漲損失準備的提列大幅上升,例如富國銀行的虧損,就是因爲提撥高達95.7億美元損失準備所致,摩根大通提列104.7億美元損失準備後,獲利腰斬,而花旗集團也提列79億美元的鉅額損失準備。

大幅提高壞帳準備雖然造成當期獲利衰退,是美國金融股表現落後於大盤的主要原因,卻是保護金融資產的重要防護,畢竟我們面對的不是普通景氣循環的經濟衰退,而是從觀光、交通、進出口,遍及紡織成衣、工具機、乃至石化能源全面需求腰斬的生死挑戰,政府紓困雖然一時避免了企業大量倒閉,但是復甦腳步緩慢,而且諸如航空業等更普遍預估要到2023年纔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企業與個人的倒帳壓力必將延續到明後年,銀行業趁目前的機會增提壞帳準備,是保護資產負債表的必要措施。

不過,正如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在卸任前一年就已經高喊,美國金融業經過十餘年的體質調整,已經不再會出現金融危機了,聯準會此次面臨風暴所採行的措施,除了確保市場流動性,也保護了金融業的安定。臺灣金融業近年來積極調整體質,對於利差的依賴大幅降低,即將公佈的半年報肯定不會出現摩根、花旗、富國銀行這種獲利腰斬、甚至虧損的災難,但是臺灣的銀行業也應該趁機增提壞帳準備,略爲犧牲獲利與股價,爲放款品質增添防護衣。

市場預期整體上市公司獲利衰退,金融業不需要特別展現獲利能力,相對地藉機增提壞帳準備,爲顯然將要延到明年的景氣衰退多買些保險,如果放款企業與個人貸款戶都能撐過風暴,明年壞帳沒有明顯上升,還有回沖的獲利,金管會與銀行業者應該多增強金融資產的保險措施,因爲,金融體系的安全是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