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美國混,一點好處也撈不到(觀象臺)

段時間,在美國的煽動和帶領下,南海局勢“熱”成“一鍋粥”。儘管全球還在疫情陰霾的籠罩下備受煎熬,但美、英、法、德、澳、荷、加、日等國卻相繼派遣軍艦前往南海活動,執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實際上,南海這麼大,從來就沒有所謂的“航行自由”問題。美國拉攏部分北約國家印太地區國家,在南海大搞“航行自由”,其實是“美國舞劍”,意在中國

此次“航行自由”行動陣仗不可謂不大。據不完全統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如果算上美國“里根”號、“羅斯福”號航母,“馬金島”號、“美國”號兩棲攻擊艦,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法國“雷電”號兩棲攻擊艦,或將有7個航母和準航母打擊羣在中國周邊出現。幾乎所有參與“航行自由”行動的國家都拿出了自家海軍力量精銳。有些國家在艦艇裝備不足的情況下,爲“撐場面”甚至不惜向別國租借裝備。

爲什麼地處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北約國家,熱衷於不遠萬里到南海“遊蕩”?仔細思量,答案並不難尋。作爲以美國爲主導的軍事組織,北約近年來對中國發展的焦慮與日俱增,北約去年發佈的“北約2030”改革發展報告已現端倪。作爲指導北約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綱領性文件,這份報告將“中國威脅”寫入“戰略概念”一欄,138條改革建議處處針對中國。對安全上嚴重依賴美國的北約國家而言,只有緊跟美國反華指揮棒,才能得到美國更多的“保護”。積極摻和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無疑是部分北約國家向美國遞出的“投名狀”。

此外,自美國提出所謂“印太戰略”以來,印太地區日益成爲全球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的中心區域。跟隨美國到南海“秀肌肉”,無論是部分北約國家,還是印太地區國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扯虎皮拉大旗,部分北約國家和印太地區國家或許以爲,藉助美國的軍事力量在南海耀武揚威,可以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刷一波存在感,秀一把肌肉,希望藉此引起中國對他們的重視,只賺不賠。爲此,不少國家打腫臉也要去湊個份子、捧個場子

只是,這支東拼西湊、各有算計的“新八國聯軍”,能在南海掀起多大浪?前車之鑑並不遠。此前,美國帶着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日本在南海搞軍演,誰料德國把自己的行程提前通知了中國;英國翻遍家底好不容易湊了6艘軍艦,然而,一艘大型綜合補給艦突然發生火災;其他幾國更是各有各的小心思,做做樣子比劃比劃就回去了。畢竟,跟着美國混,自己掏油錢,誰會傻到讓自己“損兵折將”?

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抗擊疫情和復甦經濟世界各國的頭等大事。中國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援助多國抗疫。作爲去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進一步開放大門,主動和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當此之時,反觀西方國家都想了些什麼又做了什麼?他們不是想着爲國際抗疫合作盡義務、爲全球經濟復甦做貢獻,而是一心想在印太地區攪渾水、搞事情,試圖轉移國內矛盾,在中國周邊上下其手,頻頻製造爭端,打壓中國發展。也因此,他們不惜大舉攪局南海,威懾中國。

如今看來,跟着美國混,真的很尷尬。因爲,並非所有參與所謂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國家,都心甘情願被美國綁上反華戰車。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伴隨疫情反覆和經濟衰退,各國自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充當美國反華打手無益於解決本國各類民生問題。另一方面,無論是抗疫還是復甦經濟,他們都離不開同中國的合作。挑起與中國對抗,非但不符合其國家利益,反而會因損害與中國的合作遲早自食苦果

現在已是21世紀第三個十年,美國糾集部分國家重拾西方列強曾經屢試不爽的“炮艦外交”,企圖以軍事威脅壓服中國,不過是好夢一場。除了害得一衆盟友夥伴白白燒點油多受點累,恐怕一點好處也撈不到。

針對外國軍艦在南海周邊的活動,中國保持着足夠的戰略定力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曾表示,當前,在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總體穩定,根本不存在所謂“航行自由”問題。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都看得很清楚,南海面臨的安全風險主要來自域外

須知,今日之世界已不是百年前的世界,今日之中國也不是百年前的中國。希望有關國家多爲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做出建設性貢獻,而不要無事生非、製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