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巡禮 中文大學臺生:以戒慎恐懼作爲進步動力
左起香港中文大學臺生Amanda及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簡立欣攝)
再過幾周大學分科測驗就要登場,走過3年疫情,許多臺灣學子又將眼光望向境外大學,與臺灣一水之隔、國際化成果傲人的港校成了選項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大一臺生Amanda從國小五年級起跟着家人住在上海,就讀康橋國際學校上海分校,目前臺北、香港、上海三邊跑。中學九年級時她就已經決定來香港讀商科,主要是因爲香港離家較近,但又能拓展視野,遇到各種語系的學生;且金融市場繁榮、就業前景良好。
大一到大四都規劃好了
Amanda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工商管理綜合課程,主要發展方向是國際企業管理跟企業營銷。有趣的是當初申請了6所港校,其實港中大一開始不是她的第一志願,但是在面試過程時港中大是唯一有認真讀她的資料,請她分享自己爲何想要創業做婚禮策畫,讓她感到港中大以學生爲導向的真誠。
Amanda說,自己喜歡做計劃,因此大一到大四都已經規劃好了:大一她主要把精力放在探索興趣上,加入跟金融分析相關的社團,大一暑假她可能會去做市場調研方面的實習;大二要開始準備申請交換生,會看GPA(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成績平均點數),會花更多心力在學業成績上,另外託福成績已經過期,也要重新考;大三上學期出去當交換、大三下學期希望有一個學期間的實習;大四開始準備就業,目前沒有讀研究所的打算。
主動找機會,一次性的活動也有助益
來到香港已經1學年,Amanda說,大一上學期她其實還很迷茫,還以高中的方式來上大學,被動地接受資訊;但她後來慢慢發現要主動去找機會。像是港中大有非常多活動,這些資源不需要學生自己去找,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帳號,學校會幫學生整理成一個表格寄過來,其中有很多是一次性活動,例如教學生怎樣改履歷表的工作坊,雖然只是一次性活動,但幫助也很大。
在港校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Amanda說,大一上學期她修了16學分,就覺得行程滿檔,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日程表,可以彈性應用時間,比方說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完,今天就空出來可以做別的事。
慶幸自己走出來,創造新舒適圈
Amanda說,來到港中大,她覺得自己最不一樣的部份是更願意嘗試了:「其實我是一個很怕離開舒適圈的人,但我現在超級慶幸我走出來,來到香港。應該說是,離開原本的舒適圈,但是在新的環境裡再創造新的舒適圈,會覺得舒適是因爲喜歡學習這些新的事物,也喜歡這樣新的自己。」學會獨立也是她這一年學到最重要的事,從臺北自己訂機票來香港、自己去訂防疫酒店,都是全新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王家徹表示,疫情慢慢穩定,今年觀察來看, 港校還是相當受臺灣學生青睞,第一是離家近,第二是有國際視野,第三是香港經濟恢復得很好,對臺灣學生來說,未來就業有優勢。今年臺灣學生報考港中大人數增加,校方也會提供更多獎學金給優秀的臺灣學生。
去年9月之後港中大采取全面實體上課,王家徹說,身爲教授,今年這個學年總算可以面對面上課,他「開心得不得了」,教師跟學生的關係不是說課堂結束就沒了,他常常會跟學生一起吃飯,或是5分鐘空檔聊一聊學術問題、人生規劃等,課外交流同樣重要。
因爲認真,所以戒慎恐懼
王家徹說,疫情之前港中大每年大概一千人出國當交換生,過去1年交換生恢復到至少8成,少部分學生跟家長還在觀望,擔心國外的疫情,相信接下來會全面恢復。
王家徹說,臺灣學子來到香港讀書會感到恐懼,這是好事:「每個認真的人去做一件在意的事情時,都會恐懼,更何況大一學生才18歲,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恐懼,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他笑說,哪怕你是五月天,來香港開演唱會,也會擔心,重點是利用這個恐懼給我們帶來動力,讓我們戒慎自重,不要過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