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23條立法 學者分析:把香港跟境外聯繫「切得一乾二淨」

1月3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正式展開基本法23條立法公衆諮詢,諮詢期至2月28日。香港中通社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今天開始諮詢,諮詢文件建議新增「境外干預」等罪。有法律學者表示,23條重點是切斷香港跟境外聯繫,令社會變得孤立封閉,而且相關罪行涉及的範圍比國安法更廣。

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諮詢期由今天到2月28日。據港府公佈的諮詢文件,新增「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活動」罪、「叛亂」罪及「境外干預」罪。

當中「境外干預」罪針對的行爲,包括配合境外勢力使用不當手段來影響中國大陸政府或香港行政機關制訂或執行政策措施,或作出任何決定、干預香港選舉、損害中央與香港之間,或中國與香港與任何外國的關係等。

「使用不當手段」包括明知而作出關鍵失實陳述,或使任何人「精神受創傷或過分受壓」等。

文件又提到,現有的社團條例規定,香港政治性組織若與外國或臺灣政治性組織有聯繫,當局可以維護國家安全爲由禁止該社團運作。

23條立法建議擴大社團條例的適用範圍,包括法團校董會等也受規管,同時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境外組織在香港運作。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玉潔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從23條的立法時間點及諮詢文件內容,立法重點是想把香港跟境外聯繫「切得一乾二淨」。

她表示,香港實施國安法後,人權自由已大幅收緊,很多公民組織解散,沒有抗議聲音,港府仍要就23條立法,並稱立法是要修補國安法的缺點,相信所指的缺點就是有關方面覺得還沒有辦法控制境外勢力,例如流亡海外港人繼續做倡議工作,及外國組織對港府的批評。

陳玉潔表示,港府擔心的,包括流亡港人對香港仍有影響力,而國安法實施前香港公民組織跟外國有很多聯繫,會到外國進行遊說等,23條立法後就能切斷這些聯繫。

她說,這樣會形成香港社會孤立、封閉,在意識形態上會變得愈來愈像中國大陸。

她又說,23條諮詢文件訂明的罪行,涉及的範圍比國安法更廣。例如國安法中「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是要對中國大陸發動戰爭、對香港或中國大陸政府制定和執行政策有「嚴重阻撓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對香港的選舉有「操控、破壞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但在「境外干預」罪,只要是「影響」香港及中國大陸政府制訂或執行政策,「干預」香港選舉、「影響」法院履行職能等都是犯罪,相信將來法例給執法機構詮釋的空間很大。

對於諮詢文件提到本地政治性團體禁止與臺灣政治性組織有聯繫,陳玉潔表示,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也有提及臺灣,指港警可要求外國及臺灣政治性組織及其代理人就涉港活動提供資料,所以23條立法不是第一次提到臺灣,她相信港府目的也是要切斷香港政治性組織跟臺灣的聯繫。

陳玉潔又提到,諮詢文件中提到竊取國家機密及間諜行爲,「國家秘密」的定義涵蓋關乎國家或香港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秘密」、「科技發展或科學技術的秘密」、「國家外交或外事活動的秘密」、「關乎中央與香港特區之間的秘密」等。

她表示,這樣的定義會涉及很多層次,將來不只影響政治活動、新聞報導、非政府組織,還有商業活動,「國家機密範圍廣泛,可能將來由執法機構來認定,被告人沒有機會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