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也需要歷程
自108課綱實施後,學習歷程檔案這件事可說成了最受關注的高中議題,許多高中都用盡心思幫助學生累積「亮麗」的學習歷程,從學生入學開始就不斷耳提面命強調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學的重要性,而補習班更推波助瀾,讓人感受到一切以學習歷程爲重的詭異氛圍。
當學校督促着學生準備符合大學教授期待的學習歷程檔案時,近期有媒體調查卻發現,大學教授最痛恨高中生的書審資料浮誇造假,加上坊間各種代筆和客制學習歷程的廣告,更讓教授們難以信任那些資料的真實性,更不諱言選才時寧可相信測驗成績。
會出現這種相互矛盾的現象其實並不意外,卻令人憂心。不意外的是如過往許多教育改革的美意,一旦牽涉到升學目的,很容易就走了味變了調;憂心的是這次考招制度同步變革而被賦予高度期待的教改,會不會又因爲難敵升學主義的魔咒而走回頭路?
新課綱設計學習歷程檔案的原意,是要高中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同時在整理檔案的過程中,能思考自己的興趣志向,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向。這種探索對生涯規劃本來就很重要,作爲升學的條件只是附帶的功能,若因升學主義影響讓制度產生弊病,應該設法去改善修正制度,而不是因噎廢食捨棄應有的理想。
任何制度都不會完美無破綻,爲了榜單想走捷徑也是人之常情,但教導學生立定志向,誠實展現自己的成果,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實際上看到許多高中師長秉持教育理念,循循善誘,勇於把關;也有許多大學教授能發揮智慧明辨真假,樂見改革帶來的選才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