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應川》馬英九說錯了嗎?

總統馬英九。(馬英九辦公室提供)

近期中美對抗有持續升溫之勢,雙方在臺海周邊軍演頻度明顯增加,軍演的規模、課目及實施地點更凸顯出大陸武統」的最終選項呼之欲出。繼貿易、金融、科技、經濟諸戰之後,軍事亦加入了對抗的行列。

前總統馬英九引用臺澎防衛的基本方針,即「首戰即終戰」,卻被批評爲「軟弱賣臺」。雖然國防安全研究院出面澄清,但我們基於海島防衛的空間侷限,必然是排除緒戰、主戰、決戰的陸戰常態。必須認知,此說是純軍事作戰的方針,沒有絲毫賣臺的政治意涵。而此說真正的軍事理論基礎則出自於日軍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末期,對海島防衛做出的總結,並認爲,除非改變了海島防衛的制海制空權的優劣形勢,否則「任何的術策,均歸於無效」。其戰略意涵,在當敵對海空形勢已定,作戰的結果已成定局,這是臺澎防衛作戰的本質。此種現象恰似一位足球守門員面對12碼的罰球,完全處在捱打局面。

當前的臺海情勢,在美臺交往密切,高層到訪及軍售達成協議下,不斷升溫,觸動了大陸敏感神經,引發反制,宣佈要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進行多軍種實彈演練;根據中方公佈的資訊,演習地區約在浙江舟山黃大洋海域、岱山水道台州白沙島等地區。此區域正與美國及其盟國在東海演習遙相對應,更象徵着中美的軍事對抗已真實展現。在此敏感時刻,美方卻傳出兩則對此情勢發展的預判

一則是《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國防部自2010年後,就中美兩國在臺海周遭爆發戰爭做出18次兵棋推演,美國輸了18次。這樣的結果,確實令人難以想像。從軍事戰略言,只有在特定的條件及戰略環境下,纔有此結果。這意味着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已失海權優勢,支援臺海作戰已完全沒有可能性。

回顧西太平洋地緣戰略的發展史,美軍在韓戰越戰都相繼失敗。且在911事件發生後,美國陸軍爲反恐作戰的需求,將主力編成小型化的機動部隊,已無法因應大型會戰。亦即美軍的海權優勢已不及於陸上,海權止於控制海洋,而無法掌控陸地,成爲無目的海權伸張。上述的情境應是這種地緣戰略上的失敗。

另一則是,美前中情局副局長麥克莫雷爾及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的聯名文章,認爲共軍會在明年1月19日至1月21日,美國總統交接期間對臺灣展開攻擊。就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而言,上述確是共軍攻臺的好時機,而在浙江外海舉行的軍演亦正符合此要求。從兩棲登陸作戰的部署而言,由於現代武器裝備的威力,兩岸跨海峽相互攻擊是可能的,以至於登陸部隊的海上運動,基於船團集結位置暴露在國軍火力的攻擊下,共軍發動由西向東的兩棲作戰是有侷限性的。除非是採「由岸至岸」的登陸作戰

反之,浙江外海及之前盛傳,共軍欲奪取之東沙羣島,由此兩地集結,採南北會合,在臺灣西部登陸纔是合理的想定。而大陸表態浙江海外軍演,正是此想定的真實預演

綜前所述,在西太地緣戰略上,中美「陸海分治」的大勢已成,重回季辛吉主張的兩強合作,爭取長遠和平纔是正確的選項。就臺灣而言,只有在此框架下,認同當時美方宣稱的:對「一箇中國」不持反對立場,保持中立態度,俾爭取臺灣長遠的和平發展,纔是上策

(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