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回家陪女兒高考:父女都面對人生大考

(原標題:扶貧幹部回家女兒高考:父女都面對人生大考)

原標題:駐村扶貧幹部回家陪女兒高考:父女今年都面對人生大考

“五年前的秋天,剛得知父親要去下鄉扶貧的時候,我以爲他不過和往常出差一樣,最多離開十天半月就能回來。可誰知道,這一去至今,已有五年。”寫下這段文字的是一名即將高考的學生,此前,她寫了一篇名爲《父親扶貧路上那些事》的作文,在媒體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甚至被國務院扶貧辦轉發點贊。

作文中提到的主人公,是雲南省會澤縣的駐村扶貧幹部袁明磊。剛剛經歷了會澤縣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的他,終於請了一週的輪休假回家陪伴女兒高考,“我知道這幾天也沒法彌補以前的虧欠,但在孩子重要的日子,我還是想盡量陪着她,讓她感受到我的愛。”袁明磊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其實不只是女兒的人生大考,也是自己的人生大考,在脫貧攻堅決勝收官之年,自己不能掉鏈子。等到大考結束了,他也有自己的夢想,“女兒是文科生,喜歡歷史感濃厚的地方,一是想去埃及金字塔,二是想去西安兵馬俑,等到我們都有時間的時候,我一定帶她去,彌補這些年錯失的東西,完成她中學時期的心願。”

春節期間,袁明磊(左一)爲鄉親們送春聯。受訪者供圖

“我今天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接女兒放學

《父親扶貧路上那些事》一文中的主人公,名叫袁明磊,今年45歲,是雲南中煙紅雲紅河集團曲靖捲菸廠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自2015年到會澤縣駐村扶貧至今已整整五年,現爲會澤縣鍾屏街道魚洞社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曲煙駐村扶貧工作負責人。而文章的作者,就是袁明磊的女兒,一位馬上就要走入考場的高考生。

7月第一個週末,袁明磊從100多公里外的村子回到了在曲靖的家中。正在上高三的女兒即將高考,缺席了女兒大部分高中生活的袁明磊,決心在這幾天留在家裡好好陪一陪她。

袁明磊女兒寫的父親扶貧故事。網頁截圖

不過,袁明磊也覺得自己其實做不了什麼,能做的只是陪伴,“女兒的學習我沒有幫上忙,五年來,大部分都是她媽媽在孩子身邊照顧生活起居,我知道這幾天也沒法彌補以前的虧欠。但這是孩子重要的日子,我還是想盡量陪着她,讓她感受到我的愛。”

高考前的最後一個週末,女兒小袁沒有在家休息,還是去了學校複習。袁明磊起牀後,看着女兒吃完早餐後就跑出門的背影,突然覺得有點心酸。“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剛過完春節我就回到了村裡,一直忙於工作,也沒能顧上孩子的學習,心裡很愧疚。”雖說是回來陪小袁的,但父女倆這幾天見面的時間其實也並不長,袁明磊只能盼着女兒早點從學校回來,“我今天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接女兒放學。”

說起《父親扶貧路上那些事》這篇文章,袁明磊表示,其實不是女兒最近寫的,“這是去年的一個徵文活動,女兒選定了駐村扶貧這個主題,纏着我給她講了很多扶貧故事。”第二天,小袁這篇長達5000多字的作文就寫好了,還拿去投了稿。遺憾的是,投稿後一年過去了都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在這一年裡,小袁偶爾還會提起這件事,袁明磊也看出了女兒有一點沮喪,他認爲女兒的文章寫得不錯,也能看出是用心寫的。於是袁明磊想在女兒高考之前給她一個驚喜,便投稿了當地的媒體,想看看能不能刊登出來。“作文真刊登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和鼓勵,但沒想到後來有這麼大的反響,我的本意只是想把這個當做給女兒的高中畢業禮物。”

袁明磊說,小袁只知道文章被髮表了,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受到了各界的好評,“我和她母親不想影響她考前的情緒,所以還是想等到高考之後再告訴她。”

駐村不是拍腦門的決定,和老父親息息相關

連續缺席了女兒中考和高考備考關鍵期的袁明磊,自己也在迎接一場人生大考。這幾年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到了駐村扶貧的工作當中,如果時間能夠重來,他覺得自己還是會這樣選擇。“2015年,我們單位接到了駐村幫扶的任務,需要派人下去。知道這件事後,我主動申請去駐村。”

做出這個決定,袁明磊沒有跟家人商量,妻子和女兒知道的時候,已經是他報名之後了,“她們一度很難理解我的做法,主要是當時妻子的工作也很忙,女兒又剛剛上初二沒多久,這時候我卻要離開家,她們怎麼想都想不通。”

即使很多人不理解,但有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支持他這個決定,那就是袁明磊年邁的父親,“我肯定不是一拍腦門就說要去駐村的,這一切跟我的出身有關,更和我的父親有關,是我的經歷讓我這麼選擇,父親是我堅持做下去的精神支柱。”

1975年袁明磊出生在雲貴交接的一座大山裡,那裡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泥濘的道路,破舊的房屋,是他最早的人生記憶。當兵退伍的父親轉業後在村裡先後擔任村主任、黨總支書記近10年,而父親的到來也爲村裡做了很多的改變。

袁明磊家鄉。受訪者供圖

“父親到村裡的第一件事,其實與我們扶貧做的事如出一轍,那就是修路。”當時村子沒有通車,很多鄉親從出生到老去都沒有出過村,袁明磊的父親便動了修路的心思。“當時物資匱乏,修路的工具一樣都沒有,那條約10多公里的山路,是父親用自己的腳步一點一點丈量、規劃出來的,全村人用了4年時間才把這條路修好。”

“路修好那年我剛一歲,也就是1976年的3月,聽老人說,那是第一次有汽車可以開進村裡。”袁明磊還記得,村裡修路一共用了600.6元,對於這個數字,他很好奇,問父親這都幹什麼用了,“父親跟我說,那時候沒工錢,600元就是買炸藥,山路上很多石頭,不炸開修不了。”於是他又問:“那6毛錢呢?”父親笑着說買了6包煙,用於引燃炸藥引線的。

爲貧困地區修路建校,看到學生就會想起女兒

單位在雲南省會澤縣幫扶的貧困村有三個,袁明磊是單位派駐會澤縣的第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在2018年3月以前他一直擔任魚洞社區駐村扶貧第一書記。2015年初來乍到的他,儘管有心理準備,但看到村裡的現狀還是有些意外,“這個村子就在縣城邊上,但貧困率很高,總人口6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超過2000人,而且村裡環境衛生狀況糟糕,到處是糞堆、草堆和垃圾。”而這裡也是目前全國52個尚未摘帽的貧困縣之一。

袁明磊來了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我們紅雲紅河集團在這裡的三個貧困村投入了2000多萬幫扶資金,其中修路和灌溉溝渠佔去了三分之一。”袁明磊承認他在修路這件事上,很大一部分是源於他的父親。“當年他用4年修出了一條通往外界的路,現在我也想爲村裡修出他們的致富路。相比父親那時候,我們真是幸福多了,資金是充足的,如今基建能力也強,以前感覺特別困難的事情,現在都不覺着了。”

幫扶項目的道路建成了。受訪者供圖

袁明磊認爲,扶貧道路上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教育扶貧,他表示這也是跟他的經歷有關。因爲父親的堅持,袁明磊纔有了好一點的學習環境,中專畢業後直接進廠工作,“對於貧困村的孩子來說,教育真的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袁明磊表示,目前扶貧效果最好的還是教育領域。“現在這裡有4所村小學,學習條件比之前好了很多,我們在學校建了圖書館、操場、食堂等。現在這裡的貧困生,不會因爲家裡條件差就缺少了上學的機會,也不會爲吃喝發愁,這就是我們一直所努力的成果。”

看到這些學生,袁明磊也會想起自己的女兒,即使此前沒有陪在女兒身邊,但他認爲,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讓更多孩子有了和女兒一樣的學習機會。

父女二人都將面臨人生大考,希望都能收穫滿意的答卷

經過多年的努力,袁明磊單位幫扶的3個貧困村未脫貧人口從2015年末的將近5000人減少到目前的780人,其中兩個貧困村已先後於2017年、2019年整村脫貧出列,減貧成效顯著,連續5年順利完成年度減貧任務。

這些都是堅守在扶貧一線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換來的。袁明磊爲了駐村扶貧工作,錯過了女兒中考、高考衝刺階段,辛苦了妻子,也無法照顧重病的父親。有一次因爲回單位開會,袁明磊中午抽空去看望生病的父親,老爺子看到他的一瞬間,居然生氣了,質問他爲什麼沒在村裡好好工作,“父親以爲我是拋下了工作特意來看他而生氣了,我解釋了好幾遍他才明白,吃完飯就催着讓我趕緊回去。”

袁明磊兄弟三人和父母親在家鄉老宅前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不過,據袁明磊回憶,這幾年女兒從來沒有在他面前表達過不滿。在詢問他是否因爲駐村工作忽略了家庭跟女兒發生過沖突時,袁明磊沉默半晌,嘆了口氣說:“這五年來我們見面的時間很少,少到沒有時間爭吵。”

袁明磊透露,女兒在去年剛剛上高三的時候又問過他,能不能不要缺席她高考的衝刺階段,因爲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但袁明磊沒有答應,“我跟她說2020年不僅是她的大考,也是我的大考,是我們國家脫貧攻堅的大考。我們都需要加油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也希望我們都能在這一年收穫滿意的答卷。”

袁明磊在女兒馬上就要高考之際,終於停下了腳步,請假回到了家裡,“高考這個禮拜我都會在家裡陪她。”對於女兒的成績,袁明磊表示不擔心,也不想給女兒壓力,“能正常發揮就好。”

小袁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學法律,夢想的學校在北京,即使夢想離家千萬裡,袁明磊也支持她的決定。高考完,小袁曾說過想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女兒是文科生,喜歡歷史感濃厚的地方。一是想去埃及看金字塔,二是想去西安看兵馬俑,等到我們都有時間的時候,我一定帶她去,彌補這些年錯失的時間,完成她中學時期的心願。”

因爲疫情的影響,暫時去不了外地,等女兒高考結束後,袁明磊準備帶着女兒回他駐村扶貧的地方再看看,袁明磊說“2016年暑假妻子帶着女兒來村裡看過我,今年想讓她們再來看看我們這幾年的扶貧成果”。

新京報記者 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