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駐臺記者看塵爆意外:臺灣人總是忘記教訓

▲《富比士》駐臺記者看塵爆意外:臺灣人總是忘記教訓。(圖/記者陳明仁攝,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發生重大意外時,因爲媒體的投入,總能大衆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資訊,進而監督政府,捐獻愛心。不過,隨着時間流逝、第四權監控鬆弛,民衆也將焦點轉向別處,政府的後續處理也變得馬虎,甚至不了了之。《富比士》網站駐臺記者傑尼斯(Ralph Jennings),因對此現象有感而發,於1日發表了一篇評論,感嘆「臺灣人總是在災害過後就忘了教訓」。

傑尼斯將這篇文章命名爲「臺灣的致命災害年:真正的惡魔」(Taiwan’s Year of Deadly Disasters: The Real Demon)。在文章之初,他先列舉理臺灣這年來發生的人爲重大意外,包括復興航空澎湖空難48死、高雄氣爆28死、復航墜河43死、4月份臺中捷運鋼樑掉落釀4死,以及6月27日發生的八仙塵爆等事,後更將這些層出不窮的災難歸結於「臺灣政府機構的疏失」。

「臺灣缺少一些能夠嚴格把關許可換髮活動檢查的機構」、「主流媒體多偏向大衆,政客永遠在爲下一次選舉做打算」,傑尼斯在文章中提到,「除非有人跳出來抱怨,否則制定好的政策也會淪爲馬虎行事」。

爲了佐證他的論點,傑尼斯還舉了臺灣出版商歷史學家楊蓮福(Yang Lian-fu)的說法,表示臺灣「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缺乏標準化處理程序,「很多處理過程都被『特殊關係』所取代,無論在工程或商業貿易上都一樣」。

除了提出臺灣政府的馬虎態度,是造成問題接連不斷的主因外,傑尼斯還提到,其實很多臺灣人「對於規範、法條缺少紀律」也是一項惡性循環。

「我的小孩也在臺灣讀小學,所以這整件事我也全程參與。」傑尼斯舉了北投文化國小8歲女童喉案例子,表示在事件發生之初,校方家長校園問題無不十分重視,但「一個月過去後,不僅校園遊樂場再度對外開放,就連出入校門安全檢查也省了,只剩下幾個6年級學生,守着人煙稀少的後門」。

「臺灣人總是在災害過後就忘了教訓。」這是傑尼斯看着這一年來各大事件所得出的結論,他舉了一名網友在臉書上的評論,表示雖然臺灣人在事發後能夠快速凝聚助人,但對於規範、法條、計劃、安全、駕駛卻缺乏嚴格規範,「這就是臺灣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