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這裡有16間土地公廟 名導洪馬克指導弘光文創系拍紀錄片

弘光文化創意產業學生拍攝土地公紀錄片,知名導演洪馬克(右二)指導教學。(王文吉攝)

弘光文化創意產業系學生拍攝豐原東湳裡土地公紀錄片。(王文吉攝)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四年級4位學生利用寒假期間進行紀錄片專題製作,到豐原區東湳裡拍攝在地故事。學生首次掌鏡紀錄,擔任指導老師助理教授何宣霈特別請來名導洪馬克,指導學生如何拍出好的影片。學生說,跟着導演學習到拍片隨機應變、溝通協調等技巧,懂得思考與等待,纔會有好畫面

何宣霈表示,東湳裡有16間土地公廟,還舉辦獨特「土地公派對」,這個題材引起繫上廖家羚、李欣霈高幸萱、鄭羽婷4位學生興趣。學生進入社區採訪當地居民,探索特殊文化與歷史,因學生缺乏拍攝經驗,因此,他帶着學生一起拍攝,正式拍片之前,也事先規劃拍片練習計劃,還邀請名導洪馬克一同指導。

學生主動與東湳裡裡長唐志勇聯繫里長熱心的帶着學生、老師、導演穿梭在當地的公園、土地公廟、活動中心等在地居民聚集的地點,學生花了4天的時間拿着攝影機分工擔任紀錄片導演、攝影師製片編劇記錄下裡內的人文風情,及居民對於信仰文化的情感

擔任導演的大四學生廖家羚坦承,第一次拍片接下導演職務壓力大到幾乎快崩潰,每天都要哭1次,因爲拍攝中途很多不可控的狀況,還要構思要怎麼訪問居民、鏡頭角度要怎麼拍,腦袋都快打結,需要考慮的面向很多,不過,經過幾天經驗下來,發覺自己有所進步。

廖家羚指出,一開始無法隨機應變,例如要拍攝廟公的訪談,她早想好要拍攝的位置,沒想到洪導演建議,使用走動式訪問更好看、更動態,讓她一度感到挫敗,覺得想得不夠多,「但是我願意挑戰自己,不斷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做到。」

李欣霈也說,拍攝紀錄片比想像中的累,不是隻有想一個拍攝點便能完成,很多層面必須考慮,拍片讓她深深體會,要拍攝出一個好畫面要思考跟等待,尤其在走訪了16間土地公廟,跟着導演學習,更讓她領悟到,拍攝不能侷限在一個框架

洪馬克曾在好萊塢國際電影獎中一口氣奪下8項大獎,他表示,過去他會直接下指令跟學生說「這個要怎麼做!」後來改在一旁觀看,等拍片空檔再問學生,有沒有發現問題在哪裡,一開始學生很茫然,但是經過不斷的丟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才能學到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