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新規下“鐵公雞”面臨強約束 約70家已連續兩年不分紅的滬市主板公司派現

近日,方大炭素時隔三年再推出利潤分配方案,計劃開展一季度分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032元,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27億元,佔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的74.29%。同時,方大炭素還提出了2024年後續分紅規劃,在滿足當期盈利、累計未分配利潤爲正、現金流滿足經營發展需求等條件時,2024年度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預計超過2億元。

此前,方大炭素在2021—2023年均未進行利潤分配,與其分紅表現相背的是,該公司連續多年盈利,近三年歸母淨利潤超過23億元,2023年末持有貨幣資金61.9億元。因連續三年不分紅卻欲拿40億元買理財產品受到市場質疑後,方大炭素髮布了2024年一季度分紅方案,計劃拿出1.27億元回饋投資者。

隨着新“國九條”及證監會、交易所相關配套文件的發佈,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框架逐漸形成,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方向日漸清晰,其中分紅是重點。推動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資本市場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充分體現,讓廣大人民羣衆共享公司發展成果。

上交所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礎上,更好發揮監管的引導約束作用,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健全常態化分紅機制,促進滬市整體分紅水平穩中有升。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同樣隸屬方大集團的鋼鐵上市公司方大特鋼,是滬市2023年度第一家由“不分紅”調整爲“分紅”的公司。3月29日,上交所就方大特鋼多年盈利背景下連續兩年未進行現金分紅事項發出了問詢函,要求結合近兩年盈利水平、資金使用情況,補充說明公司貨幣資金餘額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連續兩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及合理性。

方大特鋼在收到問詢函後,及時調整了分紅方案,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0.10元(含稅),現金分紅比例爲33.84%。

在監管政策引導下,滬市公司2023年度分紅氛圍更盛,安德利、吉林高速等公司紛紛提高分紅比例或調整利潤分配方案。據統計,約70家已經連續兩年不分紅的滬市主板公司,推出了2023年利潤分配方案。例如,淮河能源、赤峰黃金、金開新能等近年持續盈利的公司,積極響應強化分紅回報的號召,助力打造公司質量提升與股東回報增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目前,滬市公司分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2023年度共有1290家公司宣告分紅方案,年度累計分紅合計1.70萬億元,截至2024年5月14日,已有近百家滬市主板公司發佈權益分派實施公告,現金分紅陸續“到賬”。滬市公司通過高比例分紅、一年多次分紅等,充分傳遞出公司盈利能力穩定、財務狀況良好的信號,也爲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