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體驗館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南寧5月29日電 題:非遺體驗館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記者陳倩慈鄒學冕

“請大家用梳子將浸泡在水盆中的羊毛麻線梳勻,這樣做出來的毛筆纔不會在筆頭處分叉。”在位於廣西桂林王城東西歷史文化街區黃昌典文坊非遺體驗館內,毛筆製作專家佩蘭正在向人們講解梳毛這一制筆工序

桂林黃昌典毛筆製作技藝於2010年入選第三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黃昌典文坊非遺體驗館內,遊客可以體驗“梳毛”“裝筆頭”等制筆工序。

近年來,打造各具特色的體驗館成爲各地推動非遺走入大衆視野的新嘗試。桂林黃昌典毛筆製作技藝於2011年被廣西文化部門批准設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許曉明介紹,自2009年起,廣西陸續批准設立368個自治區級非遺傳承基地、展示中心和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覆蓋廣西14個地市。相關部門也先後於2011年和2014年公佈了兩批共10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一座座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內,人們在專家指導下勾臉譜、做陶藝、制毛筆,對中國傳統工藝的繁複與精美嘖嘖稱奇。對很多人而言,昔日只出現在書本宣傳材料上的非遺技藝在體驗館內“活”了起來。

“過去我們十幾平方米的門店在一條隱蔽的小街上,只賣毛筆且很少有人光顧。我們開設的體驗館提供了對外展示平臺,很多人通過體驗製作毛筆對中國的書畫文化有了新認識。”蔣佩蘭說。

雲南普洱景素普洱茶府店非遺體驗館的庭院小劇場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滇劇定期在這裡上演。“戲曲對我來說只是兒時的回憶,但剛纔音樂一響,遙遠回憶裡的戲曲又‘活’了過來。”剛剛欣賞完滇劇《楊門女將》片段的市民何超說,演出拉近了滇劇與大衆的距離,讓人們對傳統藝術的印象立體起來。

不少坐落於旅遊景區的體驗館成了“網紅打卡地”,景區流量在帶火非遺的同時也切實改善了非遺傳承人的生活。

同樣位於廣西桂林王城東西巷歷史文化街區的厚博坊是桂林雕版套印技藝展示中心。傍晚時分,不少身穿漢服年輕人在門口與自己套印完成的彩色畫片合影

“過去我們雖然掌握套印技藝,但苦於‘身在深閨人未識’,我甚至考慮到現代印刷廠謀生。”厚博坊負責人唐宗發說,“入駐這裡之後,每天都有幾十人來體驗雕版套印,一天有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收入。”

景素普洱茶府店店長餘多表示:“我們邀請戲曲演員定期來演出,就是希望他們能有機會將畢生所學綻放在舞臺上。”

走向大衆的非遺能否真正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熱愛?非遺從業者們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今年77歲的滇劇演員蘇玉芬說:“儘管我們堅持在體驗館的小劇場演出,但這並不能扭轉傳統戲曲在年輕人中沒落的趨勢,幾個片段的演出僅僅是觀賞性的,恐怕很難有人看完演出就愛上戲曲。”

餘多說:“很多本地人,特別是年輕人來店裡體驗了非遺後往往不會再來第二次,如何能讓他們通過體驗非遺進而愛上非遺仍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