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真的要來了?

飛行汽車商業化過程要經歷三道門檻,但很多創業者和投資機構仍然很樂觀地預期他們所做的事。 2030年,在喧鬧的市中心,一臺臺飛行汽車打開雙翼,拔地而起。人們乘坐飛行汽車飛入空中,在車上愜意的看着視頻,喝着咖啡。飛行汽車的時速達到了200公里/小時,輕鬆避開了地面的交通擁堵,不到15分鐘便到達目的地,雙翼摺疊後停入了正常停車位。

這並不只是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場景。

1917年,被稱爲“飛行汽車之父”的格·寇蒂斯向世界第一次展示了名爲Autoplane的飛行汽車。幾百年來,人類對汽車飛天的探索從未停止。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這一夢想或將在新一代創業者的努力下成爲現實。

2021年,“飛行汽車”概念再次引爆了創投圈。一批做飛行器的團隊受到資本熱捧。他們用造飛機、玩航空器的邏輯做飛行汽車。

9月初,時的科技一個月內完成兩輪融資,合計千萬美元。同月,峰飛航空科技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小鵬匯天很快傳來融資消息打破紀錄,完成超5億美元A輪融資,投前估值達到10億美元。小鵬的飛行汽車要在2024年實現量產。

國內eVTOL相關融資信息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現代汽車也宣佈成立飛行汽車公司Supernal,LLC,開發一系列電動飛行器,計劃在2028年啓動其首次商業飛行。

摩根士丹利研報預計,2030年飛行汽車行業將形成3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2040年,該行業規模可能將達到1.5萬億美元。

然而,面對這個未來萬億級市場,業內專家持謹慎態度。

汽車行業分析師凌然對創業邦表示,任何科技都存在泡沫,這個泡沫往往都是宣傳起來的,很多東西都沒有經歷現實的考驗和市場的檢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應該理性對待這件事,而不是盲目的看到小鵬匯天融資了5億美元,就去追逐還處在空想階段的產品,品牌的理想和技術都應該分別看待。

身處一線的投資人和創業者卻不這麼看。投資人認爲這一次不是虛火,有着非常清晰的投資邏輯。

“對於飛行汽車這個賽道我們非常看好,重要的是在這個賽道里面能選出非常優質的選手。”磐霖資本合夥人劉雨衡說。

何小鵬的態度更堅定:“我們如果再去造一個也沒有巨大變化的車,只是追求它的設計、定位、價格的差異,那我們創業幹嘛?創業就要做不一樣的事情。”

飛行汽車爲何二次火了?

飛行汽車行業不是今年火的,早在四五年前就火過一次。

2016年,Uber發佈的一份白皮書中首次宣佈了飛行汽車計劃,計劃在城市中部署空中出租車服務,引起了業內廣泛熱議。

準確的說,Uber的飛行汽車應該是eVTOL飛行器,理論上可以幫助乘客越過擁擠的交通,加速郊區和城市之間的交通。

圖源:Uber官網

飛行汽車的研發基礎要依靠電動汽車的三電系統、零部件和智能化系統。不過,2016年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除了特斯拉異軍突起外,奔馳、大衆等傳統巨頭纔剛剛推出概念車型,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成立不過一兩年,尚未開始交付。

當時業內認爲,在電動汽車發展尚處於萌芽階段的背景下,陸空兩棲無異於癡人說夢。此後幾年,因爲技術限制,eVTOL領域不溫不火,鮮有資本問津。

如今,資本再次熱捧飛行汽車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技術瓶頸已有突破麼?

在時的科技的投資方藍馳創投看來,未來出行產業是“Future Mobility”,其行業鏈條很長,覆蓋海、陸、空,會根據載運量、里程數呈現不同的形式。

從Mobility(移動出行)的鏈條上看,藍馳創投定義的飛行汽車是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對於這個賽道的觀察分成兩個維度:需求側和供給側。

需求側方面,隨着城鎮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當今生活的空間其實是三維的,但絕大部分的移動場景(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火車和輪船等)還是發生在地面,尤其是在城市內部的交通運轉。這樣的形態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一、二線甚至低線城市中,會發生的道路擁堵現象。

同時,人們對出行的頻次和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對載具成本的要求卻是越來越低。特別是那些時間價值較高的人羣,二維的移動場景不能滿足他們高效的出行需求。

供給側方面,近年來,隨着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快速發展,讓飛行汽車逐漸從電影走近了現實。比如電池的能量密度、自動駕駛技術、車載裝備等一系列的基礎技術進步,都會推動這些技術應用在飛行汽車行業的發展。

圖源:峰飛航空科技公衆號

過去幾年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把以“三電系統”爲核心的電動相關供應鏈,打造得非常成熟和高效,尤其是中國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三電系統中,更加先進的電機系統意味着更加安靜;能量密度更高的動力電池意味着更大的推重比;整車控制器的發展則可以讓飛行過程更加安全。這三個核心指標都直指此前傳統直升飛機通航過程中的痛點。

此外,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讓傳感器和算力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在極小的空間內實現。而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讓整個中國飛行器相關的人才生態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上述三個方面原因的疊加,讓飛行汽車在今天這個時點爆發,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基礎條件。”藍馳創投eVTOL投資團隊分析道。

傲勢科技的投資人劉雨衡則認爲,飛行汽車本身是一個產品,從概念級的階段到demo,到最後真正可以投入小批量使用,生態越來越成熟,使得更多的創業公司涌現,更多的資本開始投資這些公司。

“吉利這種汽車產業巨頭的進場,是個很強的信號。”2017年吉利收購了美國的太力飛車,又與奔馳一起投資了德國的Volocopter,2020年合併傲勢科技在國內組建沃飛長空。今年9月,沃飛長空和Volocopter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沃瓏空泰。一系列動作都可以看到低空出行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

“這個賽道,未來三五年會有eVTOL產品落地的可能。”劉雨衡說。

誰是頭號玩家

飛行汽車行業存在四類玩家,包括空客、波音等傳統航空廠商,吉利、豐田、小鵬等車企,騰訊、谷歌等互聯網巨頭(投資爲主),以及時的科技、峰飛科技、億航等創業公司。

目前主流的飛行汽車技術路線,已經從早年只是給汽車增加固定翼,變化爲可以懸停、具有垂直起降特徵的eVTOL技術路線。

航空廠商和傳統車企雖具備天然的產業優勢,但與做航空器起家的創業公司相比並不佔優。而劉雨衡表示,傳統車企可能有製造能力,有資本能力,但需要專業做飛行器的團隊。“原來在航空製造工業領域,具備飛機、航空器設計、製造經驗的團隊,纔可能把飛行汽車這件事做好。”

工業級無人機與飛行汽車產業技術其實是相通的,比如純電驅動、垂直起降、自動駕駛等。“最開始載物,載重一步步提升,飛行的距離、通訊的方式包括控制的方式不斷迭代。”劉雨衡說。

有別於其他創業方向,飛行汽車是一個多學科集合的產業,對產品可靠性的要求高,對團隊整體能力要求也極高。比如團隊裡需要做空氣流體力學的,做結構的,做電動的,還有做通訊的衆多角色。

基於eVTOL技術路線的飛行汽車,構型主要有三種:多旋翼、複合翼和傾轉旋翼。目前,不同的構型已經在不同的適用場景逐步滲透。

多旋翼是三種中落地最快的。相比其他兩種構型,多旋翼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和技術架構相對成熟,一些多旋翼公司已經有一些小規模的商業化,尤其是在景區中做一些觀光類的飛行汽車。但這種構型的最大挑戰就是整個能量效率相對來說偏低一些,續航和載重有一定挑戰。

圖源:峰飛航空科技

複合翼的整體狀態更偏載物爲主,在中國包括許多大型物流公司在內,都有一些局部地區的常態化飛行,因爲有兩種形態的旋翼,對它的能量綜合效率也是一種限制。同時,成本也比多旋翼更高。

傾轉旋翼是目前看到的所有品類中,最能兼具效率和成本的一種構型,它既可以垂直起降,大幅度節省起降的空間和條件;又可以藉助它可以傾斜的旋翼轉到90度,助力固定翼進行飛行。

圖源:小鵬匯天官網

其中,多旋翼是目前市場上飛行汽車應用最多的方案,其優點是機動、靈活,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可以精準懸停,可精細對某個目標進行觀察,體積小,操作簡單容易上手,應用領域廣。

小鵬匯天的載人eVTOL旅航者X2,億航智能的載人eVTOL億航216,零重力的2座載人多旋翼構型機均採用多旋翼佈局。

峰飛航空科技的自動駕駛eVTOL載人飛行器V1500M,瓦特科技的eVTOL原型機,波音子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的eVTOL原型機均採用複合翼佈局。

飛行汽車的落地場景能跑通嗎?

商業化落地難是人們對飛行汽車產業的普遍質疑。

藍馳創投認爲,在飛行汽車的商業化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的是較高時間價值人羣密集的場景,例如長三角、珠三角這樣的地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間距離較短。或是景區,以及其他一些如應急救援等特殊場景。

當前階段,對於創業團隊來說,飛行汽車的商業化落地首先考驗的是團隊的產品工程化能力。包括機艙內部空間的設置,安全性、舒適度和視野需要達到一定的平衡,整個產品工程化的複雜程度實際上超過了普通的乘用車。

同時,取得適航證的能力在現階段也尤爲重要。對於500米以下的空域通行,需要配合監管方面探索出一套合適的監管體系,這是非常重要的挑戰。最初期,可以嘗試固定航線的方式破局。

圖源:沃飛長空

下一個階段,需要考慮的則是飛行汽車的商業模式設計。一種是由專業的公司進行運營,類似航空公司或者網約車公司,消費者在每次有使用需求的時候,向這些專業的運營公司支付併購買服務。

另一種模式就是直接向消費者銷售飛行汽車。這種模式類似今天的汽車銷售,消費者需要按照國家要求的航線和飛行方式使用,並保證安全性。這一模式背後可能會涉及運維、保修等一系列服務,這種模式也可以借鑑目前的乘用車領域,會有專門的服務公司來做。

劉雨衡則認爲,飛行汽車的操控學習成本、購買成本、存停成本、管理維護成本等都不會低,再加上它是一個新興的產品,初期肯定需要專業公司去運營,直接TO C的難度顯然很大。

“家庭購買飛行汽車的時代還早,肯定是先賣服務。尤其在中國,越有購買力的城市其實越擁擠,這和歐美城郊結合的城市佈局還是有差異化的。”

在他看來,飛行汽車的商業模式上,可能有企業會做向C端銷售的嘗試,但做出行服務商比向C端市場銷售更現實。

圖源:沃飛長空微博

劉雨衡判斷,未來,飛行汽車在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可能先放開,中國更大可能是在特定地方劃定區域,然後嘗試在封閉式區域進行飛行。

此外,如何規劃交通路線、下雨天防雷、高樓層防噪音、日常防隱私泄露、防擾航等問題,是飛行汽車能否大規模推廣的關鍵。

而從有人駕駛過渡到無人駕駛,飛行汽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飛行器最危險的時候是起飛和降落,一開始可以起飛落地的時候,通過有人在地面遠程接管來控制風險,再逐步運用無人駕駛技術。從一個飛行員控制一臺eVOTL,到一個飛行員控制多臺eVOTL,再往後才能過渡到純粹的無人駕駛。”劉雨衡說。

寫在最後

未來已來,人類延續千百年的平面交通,正在向着城市立體交通演變。

藍馳創投的eVTOL投資團隊發現,更多的創業者開始進入飛行汽車行業。“我們判斷UAM(城市立體交通)領域的生態繁榮度,有一天會超越現有的汽車行業。”

“城市空中出行也好,或者是城郊之間的短途飛行,包括未來低空飛行政策的放開,其實大家都看得到這樣一個趨勢,而且距離落地不會很久。”劉雨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