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水管工程達陣6月啓用

位在翡翠水庫下游的翡翠原水管工程,預計6月啓用。圖爲取水口排砂道。(黃敬文攝)

臺北市議會財建委員會7日前往翡翠水庫考察,同時關心「翡翠原水管工程」進度,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斥資約25億元興建的翡翠原水管工程爲原水備援設施,未來當颱風過境,在水源混濁時仍有乾淨的水可取用,攔河堰下游工程將在本週完工,預計6月啓用,未來可降低民衆及產業活動用水受影響,經濟效益60億元。

翡翠水庫集水區約303平方公里,坐落在新店溪上游的北勢溪流域,橫跨新北市新店、石碇、坪林、雙溪等4個行政區是全臺唯一依《都市計劃法》畫入臺北水源特定區內的水庫集水區;水庫滿水位蓄水面積達10.24平方公里,設計庫容爲4億60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3億3998萬立方公尺,供水範圍擴及雙北。

財建委員會一召林世宗、議員簡舒培和議員張志豪昨前往翡翠水庫考察,翡翠水庫管理局長林裕益表示,目前距離滿水位還有15公尺,而水庫以「蓄清排渾」技術提供優良水質,未來「邊坡管理」計劃將透過編碼,對有高風險、潛在滑落的石塊健檢,也對水面下的邊坡做預警措施。

北水處長範煥英指出,位在翡翠水庫下游的翡翠原水管工程,分爲「取水工程」、「隧道工程」及「出水工程」,全長2766公尺、管徑約4.5公尺的原水管隧道已於4月完成,後續工程也陸續完工,其中攔河堰、護坦及護岸工程預計5月完工,攔河堰下游所有工程本週完工。

他說,原水管以高低差方式取水,每天取水量可達270萬噸,只要偵測到水質出現混濁就會啓動排砂道,將水引導到原水管。

範煥英強調,完工後能夠因應氣候變遷強化供水韌性,確保供水穩定安全,降低民衆及產業活動用水受到影響,經濟效益達60億元,也可跨區域調度供水,強化災害時緊急應變能力,提升大臺北地區600萬人的用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