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 催化互聯網+商機

3月3日,北京朝陽區小區門口居民從無接觸配送存放點走過。(中新社

3月3日,天津醫科大學醫院醫生手機視頻進行線上問診。(新華社

過去,「互聯網+」服務的相關行業,曾絞盡腦汁想觸達更多潛在用戶生活。任誰也沒想到,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催化劑,定時搶菜、線上問診、直播上課、遠程辦公,已經成爲大陸民衆疫情期間的生活日常。

「我的命都是派送小哥給的。我一般都讓他把東西放到門口,吹上半個小時風再開門拿進來,纔有安全感。」在北京的於莎,近日沒有出門逛超市的勇氣。她使用的方式,是在下單時與騎手協商一個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送達之後騎手通知用戶自行領取商品的方式,被稱爲「無接觸配送」。

無接觸配送 抗疫關鍵

大陸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聯合印發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就提出了增加線上平臺外賣服務和外賣窗口、鼓勵外賣平臺推行「無接觸配送」操作規範

數據上來看,京東生鮮配送到家業務相對節前增長3.7倍,叮咚買菜大年三十的訂單量比上月增長超過3倍;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訂單量達到了春節節前單量的2~3倍;除夕至初四,每日優鮮平臺實收交易額去年同期增長3.2倍。

這種「網上購物+無接觸配送」的方式,爲很多出不了門的消費者「續了命」,許多傳統商超也紛紛進場。北京西單大悅城的銷售人員指出,目前以線上的小程序商城購物體驗爲主,對線上商城做了更新和維護,開通更多的商家

互聯網醫療 迎來爆發

疫情之下,醫療健康領域反應最快,也是最直接的需求爆發點,在線問診能緩解醫院壓力,互聯網醫療更是迎來爆發。

常陽是一名臨牀醫學碩士在讀生,這個寒假提前充當了在線問診的實習醫生。「起初是很多朋友咳嗽感冒、胸悶氣短就懷疑自己中招了,來諮詢我。大年初一那一天,我在家回消息回到了凌晨一兩點,全都是問我病情的。」常陽說,自己理解大家的恐慌,他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大家分析病情,讓大家安心在家。

大陸國家衛健委2月7日發文,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疫情期間,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許多互聯網醫療相關公司都提供了關於新冠肺炎的快速問診等服務。

阿里健康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在線義診累計訪問用戶數超280萬,醫生數量超1000名,參加線上義診的在線醫生人均日接診量超100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