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 日本職足之痛臺足引以爲鑑
文/何長髮(作者何長髮,前民生報資深體育專業記者,國內目前唯一連續九屆世足賽專業球評)
這幾天日本J1職業足球俱樂部新潟天鵝,借高雄的溫暖天候與國家場地特地來此冬訓,並給我們的頂尖球隊上了實戰震撼課;事實上,日本足球明治維新以來,深刻體認務必要走球隊養成的「在地歸屬化」,唯有緊密地結合當地的發展,才能讓足球環境大突破,這點直接告訴了我們,好好先規畫城市聯賽纔是正途,而非倒過來興辦現在的企業聯賽思維。因爲日本職足曾遭遇之痛,值得我們引以爲鑑!
啥是日本職足之痛?1993年5月日本職業足球聯盟(簡稱J.League)舉辦首屆賽事以來,已走過23年的足跡,在創辦的前幾年,發生一些俱樂部隨球隊企業的萎縮而難以延續的困境,這些沉重打擊,使整個J聯盟意識到,球隊不能依賴某一企業生存。他們開始改變思路,即根據球隊所在城市即主場城市(hometown)活絡在地各類企業的贊助,以及主場城市比賽的票房和廣告收入,進行腳踏實地的經營。
▲臺電不敵來高雄移地訓練的新潟天鵝(橘衣)。(圖/高雄市體育處提供)
這在日本當時可是顛覆常識的J聯盟突破思維。因爲長期以來,日本的體育界中「體育是大企業的附屬品」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但J聯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思維方式。
在J聯賽中最重要的是要緊密地結合當地的發展。日本有一個地方浦和,三菱汽車設在此,有三菱汽車愛好者和粉絲,但當地還有一些馬自達汽車的粉絲,但只要有三菱,馬自達的人就不會再支持他們,每次一發生衝突的時候,媒體都會大作報導,所以在這個歷程中日本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確實給予了可以宣傳J聯賽理念的機會。所以在J聯賽球隊不用三菱的名字,而改用地區名浦和加上紅鑽爲隊名,這跟汽車公司沒有關係,直接用浦和這個隊名。所以在J聯賽中,從結果來講,其實反而給了日本一個很好的刺激,讓日本向好的方向發展。
J聯盟的運作,堅持球隊名稱不許用贊助商名,他們球隊名字主要是「所屬地地名+暱稱」的組合方式,如上個賽季總冠軍鹿島鹿角隊,這樣做不僅可增加在地對俱樂部的認知度,另外也不會因贊助商的變化經常換球隊名稱。在J聯賽創辦時,讀賣新聞打算讓俱樂部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但遭到了J聯賽創辦人川淵三郎的拒絕。那時,各大報紙體育版面的頭條經常是川淵三郎先生跟讀賣新聞關於隊名問題吵架的報導。
▲大同是目前國內唯二企業球隊。(圖/中華足協提供)
「企業贊助球隊,應該是出於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川淵三郎認爲,企業贊助球隊不應太考慮回報,如果一個企業連這種想法都沒有,根本談不上太大的發展。川淵三郎用浦和紅鑽俱樂部舉例,「三菱汽車在日本的市場份額應該排在第四位左右,他們贊助的是浦和紅鑽。埼玉縣的人起初不開三菱汽車,但自從他們贊助球隊後,大家都改開這個牌子的汽車了。在埼玉縣,如果不開三菱汽車,就不算那個縣的人。」
J聯賽的目標是要在各地區活躍,更要札根於地區。在日本如何札根於地區,創辦人川淵三郞在任的時期,當初日本國民也是很難理解的,如今,感受到了足球在全日各地區的興盛發展,證實J聯盟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功,其理由之一是「與地區密切結合」。
落實足球地方札根的理念,發哥早在三十年前便一再建言,現有23個縣市中,只要成功輔導出10個縣市能夠建構上述的從小學到國高中至大學,甚至伸展到社會均能自成一條發展體系的話,在國內起碼會保持10條以上的縣市養成大站。擁有10個縣市的發展體系成型後,未來邁入足球職業化發展,這就是各擁有屬地化的根基,擁有人才基礎了,各縣市的在地企業看到根本之後,投資意願也纔會提高,而這些力量就是最基本的國家足球培訓基地。
▲臺甲聯賽新上路。(圖/中華足協提供)
反觀我們現有的甲足聯賽已邁入第35個年頭了,規模連半職業聯賽都不夠格,號稱企業聯賽卻仍只有臺電與大同兩隊球員是公司長期聘任發薪水在踢球,其他仍充斥學生球員,今年雖有三隊足協找來企業贊助這幾隊兩百萬上下的費用,但還是難與臺電和大同公司養成的模式相提並論。
足協龍頭林振義(近期已改名林涌成)自我希望臺甲企業聯賽的推出,能加速國內足球發展,期盼在未來5年內就能成立至少4支球隊的職業聯賽,也呼籲國營事業、公股銀行能多投入,幫忙發展。不過這想法太天真了,關鍵在地基不健全,職業化需要很多方的配套條件,不光是找出四家大企業認養球隊就開戰了那麼簡單。
尤其在未來臺灣足球朝職業化努力的過程中,當我們瞭解到當年的日本職足之痛後,再看看現今臺灣甲足聯賽的運作模式與思維,明白人即知我們是該好好先規畫全國城市聯賽,還是興辦企業聯賽呢?人家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值得讓我們用心考量如何去走在更對的方向上努力前進。
▲臺甲聯賽3家企業投入贊助。(圖/中華足協提供)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