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罕見點評:居民電價偏低!電費要漲?
(原標題:突發重磅!發改委罕見點評:居民電價偏低!電費要漲?這件大事漸近,2萬億市場要嗨,如何佈局?)
電費要漲了?
6月24日,中國政府網一條信息引發關注。國家發改委在回覆一位網民提問時表示,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居民電價偏低,工商業電價偏高。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逐步緩解電價交叉補貼,使電力價格更好地反映供電成本,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電成本、供求關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居民電價機制。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居民用電價格要上漲呢?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於2012年7月實施,對引導居民節約用電、合理用電發揮了積極作用,較好地體現了“保基本”的改革理念,促進了社會公平。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一些聲音認爲,階梯電價制度可能已經過時。但從國務院於2021年2月出臺《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國發〔2021〕4號)來看,《意見》要求“繼續落實好居民階梯電價、氣價、水價制度”。
近期,關於電力行業的大事比較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啓動,作爲首批試點企業,2000多家電力行業(純發電和熱電聯產)企業將獲准參與交易。若加上此次的電費上漲預期,市值超過2萬億的電力板塊可能會再度引發市場熱捧。
6月24日,中國政府網發佈,發展改革委答網民關於“建議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鼓勵城鄉居民多用清潔的電力資源”的留言。
來自陝西的網民“大河618”(手機尾號3898)說:現在電力裝機已嚴重過剩,供大於求,電力設備出力不足,特別是火電廠,設備利用小時數連續幾年下降,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已低於3000小時/年,近一半機組常年閒置。鑑於電力已經飽和,不再短缺,爲改善人民生活,保護環境,建議完善原來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鼓勵城鄉居民多用清潔的電力資源,少用煤取暖或做飯。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信息:一是居民電價較大幅度低於供電成本;二居民電價偏低,工商業電價偏高;三是要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逐步緩解電價交叉補貼,使電力價格更好地反映供電成本。許多市場人士認爲,按此信息推斷,居民電價存在上調的可能性,而工商業電價存在下調的可能性。
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佈《關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碳排放配額(CEA)交易應當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採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
據悉,2021年發電行業可能將率先啓動上線交易,根據英國BP的2019年數據, 中國93%的碳排放來自於化石燃料的使用,其中68% 來自於固體燃料如煤炭,23%來自於液體燃料如石油等,9%來自於氣體燃料如天然氣等。
由此可見,電力行業將將飲碳交易“頭啖湯”。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傑的說法,目前,共向首批參與交易的電力行業發放了兩年的配額,電力行業年度碳排放量約40億噸。參與首批開戶的電力企業共計2225家。
工銀國際表示,碳交易市場在啓動初期主要以履約爲目的,提供免費配額,預期配額分派將會相對慷慨,以幫助推動所有被覆蓋排放主體熟悉體系及規則。在首個履約期(一年)結束後,我們預期排放基準將會收緊、配額將需要逐步收費購買,未能履約的處罰也將會加重。這意味着,一些水電、核電企業可能會受益明顯。
此外,“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華寶證券研報顯示,電熱力生產及工業集中用煤、交通領域大量耗油是導致中國碳排放量較大的主因。
來自國家能源網和上海證券的信息顯示,其實早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出臺了《關於“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深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繼續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持續深化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針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完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促進節能減碳。可以說,電力市場價格改革應該會持續推進。那麼,這是否利好整個電力板塊呢?
分析人士認爲,若提高居民電價,降低工業用電電價事實上可能並不會利好整個板塊。因爲在整個電力消費中,工業用電佔比近70%,而居民電力消費僅佔14%左右。所以,若降低工業用電的確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成本,但是對於發電企業而言,則是一大損失。當然,這只是市場的預期,若真有改革版本出臺,相信會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此外,從發改委的點評來看,是“鼓勵城鄉居民多用清潔的電力資源”。這意味着在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發電等方面,對於居民用電可能會存一些優惠。
中信證券表示,維持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爲7.9%,看好大水電裝機高增長啓動、電價趨勢性向好;核電利用小時數提升、裝機加速重啓;龍頭新能源運營商受益於搶裝,業績呈現高彈性。平安證券則建議配置核電、風光,持有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