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前裝留給業界多大想象空間?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一直以後裝爲主。而現在,轉機出現了。

今年2月11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佈關於調整《道路機動車輛產品准入審查要求》相關內容的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請產品准入的車型應在選裝配置中增加ETC車載裝置,供用戶自主選裝;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申請產品准入的車型應選裝採用直接供電方式的ETC車載裝置。政策驅動,ETC前裝成大勢所趨。

■對相關產品品質品牌的要求提升

據瞭解,從工作原理來看,ETC主要是通過DSRC技術讓車載單元(OBU)與路側單元(RSU)信息互通,實現不停車收費。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優化限行管理,大大提升路網的通行效率,而且有助於車車車路車人之間的信息互聯,提升駕乘安全。因此,這項技術近兩年一直被認爲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重點推廣。

2019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隨後相關部門又多次發文指導各地加快發展ETC,並提出在2019年底國內ETC用戶數量達到1.8億的要求。

2020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新車選裝ETC政策爲ETC從後裝市場挺進前裝市場提供了重要助力。從今年7月1日起,在國內銷售的乘用車、貨車、客車及專用車新車,很多都有可能前裝ETC,更具體一點就是,未來汽車領域所有上市新車都將具備選配前裝OBU產品功能。這意味着前裝OBU技術進入了國標強制要求,產品規格升級到了車規級別,未來對產品品質和品牌的要求都將大幅提升。

事實上,受益於取消省界收費站政策的推動,ETC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各省大力開展高速ETC相關工程建設以及拓展ETC用戶,ETC相關設備需求量大增,行業龍頭公司業績實現大幅增長。2020年一季度,金溢科技、萬集科技、聚利科技三家優勢企業都賺得“盆滿鉢滿”。這也是近三年來萬集科技首次在一季度實現盈利,此前兩年一季度均處於虧損狀態。

■部分企業瞄準ETC前裝商機

藉着政策的東風,不少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已就此展開研發和佈局

今年6月,福田戴姆勒推出了國內首款前裝ETC重卡。爲解決用戶痛點,該公司從歐曼超級重卡生產源頭着手,實現出廠車輛標配OBU與ETC,並以前裝ETC爲切入點,打造車載終端和雲平臺,構建硬、軟、雲一體的車聯網服務生態,爲企業高效運營賦能,提升重點行業幹線物流運營效率。據介紹,在車輛生產環節對貨車ETC進行標準化前裝,將比後裝成本更低,這樣既有益於客戶,又能以此爲介質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功能集成。

10月,福耀玻璃公佈了前裝ETC解決方案,該方案採用天線防拆技術,將ETC感應模塊植入玻璃內部,在有效發揮玻璃天線作用的同時,解決高端玻璃上金屬膜層對訊號阻隔的弊端,有效保持信號一致和穩定,其功能還可擴展至停車、加油等出行服務,代表了ETC應用的新方向。

愛馳汽車大數據平臺部總監李海軍向記者介紹稱,無論從政策推動還是技術發展,都促進了ETC的進一步普及;不僅高速公路,停車場也是前景廣闊的應用場景。不少企業目前都在考慮對ETC前裝佈局,但傳統燃油車因電路佈置的限制,在這方面的成本投入會較高,不如用戶直接後裝來得經濟——除影響美觀,在功能上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傳統車企除旗下高端品牌外,對於前裝ETC的動力不足。

而造車新勢力普遍從用戶體驗出發,且新能源汽車電路佈局比傳統燃油車更加合理,便於前裝ETC。“造車新勢力在積極推動前裝ETC,愛馳汽車將ETC傳感芯片,與雨量感應器等芯片設備一起內置於前擋風玻璃支柱位置,目前已爲客戶做了ETCP接入。新能源汽車前裝ETC成本增加很低,卻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費者的用車體驗,這比ETC本身更具價值。”李海軍說。

■形成“ETC+”產業外延值得思考

有業內人士認爲,隨着前裝ETC“風口”出現,其未來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比如對路徑識別、防擁堵和停車場管理等應用領域進行延伸開發,助力ETC從現階段單一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走向城市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比如智能停車場、助力城市交通管理,形成“ETC+”產業外延趨勢。

不過,談及前裝ETC的市場前景,中汽協信息服務委員會秘書長朱偉華卻並不十分看好。他認爲,ETC並不是收費的惟一技術方案,至少目前一線城市就不乏依託於個人信用攝像頭延遲支付。收費並不一定要實時支付,事後支付的方案也很便捷。以停車場場景爲例,本來可以利用攝像頭事後支付,但爲了滿足ETC用戶支付需求,停車場還要增加幾萬元成本採購ETC接收設備,運營方顯然不願意接受。“所以,從業務角度講,ETC技術路線的兼容性還不夠強。何況前裝ETC的成本基本要靠車企承擔,這恐怕很難讓它們產生積極性。”朱偉華對記者說。

李海軍也提出擔心,前裝ETC未來最大的困境可能在於供應商盈利模式的建立。ETC前裝的總量和利潤空間有限,不可能無邊際地呈現爆發式增長。在他看來,ETC能獲得車輛的位置數據,但沒有足夠的場景空間可挖掘價值。而新能源汽車的所有行駛數據都要上傳,如果ETC位置數據能與車輛數據及時匹配,還是有可能產生一些商業價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ETC供應商要與車企合作才能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