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欠收破3億元 臺聯:夜間、雨季拍不清

臺聯質疑遠通ETC遇上雨季或夜間效果就差,造成國道欠收3億元。(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賴映秀/臺北報導

國道年初開始實施電子計程收費,臺聯政策主委忠信統計,電子收費沒有改善塞車狀況通行費還越收越少,逾期未繳欠費金額超過3億元,遠通把人工車牌辨識不彰推給車牌不潔,但就收費情況推估,ETC攝影系統遇上夜間、雨季效果就大打折扣。

許忠信指出,對比2013年1到8月間人工、電子收費並行的應收帳款,2014年改採全面電子收費,就有6個月屬於負成長,2月份更達1.4億元。許忠信表示,人工收費成本雖然較高,但每輛車通行費「跑不掉」。

許忠信說,根據高公局統計,無法辨識車牌的「非遠通系統因素無法追討的款項」,1到3月款項都超過100萬元,6到8月則約90萬元,但車牌污損、彎曲的車輛並不多見,因此懷疑ETC在雨季、夜晚較長的季節攝影效果不佳,導致後續人工判讀車牌效果差。

臺聯立委葉津鈴指出,欠費金額相當龐大,顯示政府無法有效追討欠費,淪爲呆帳,加上欠費只罰300元,累積7千元才強制執行,政府應拿出作爲追討。許忠信說,國道通行費欠收無法維修國道路面,恐怕容易造成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