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疫情過後入社會科考題 全教會:各冊單元分佈不平均

全教會教師羣解析今年學測社會科考題。(全教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今年學測社會科考了俄烏戰爭及疫情過後網購蔬菜的行爲等時事題,全國教師會解析,合科整合題組多,但各冊單元分佈不均。

全教會表示,地理科領域題目,考生需具備紮實的基礎跨科知識及閱讀理解能力,融會貫通是得分之金鑰。與去年相比,因題干與選項之試題文字增加,又需具備跨科知識,試題較難。

全教會說,今年地理科題目時事題較少,僅第16題以疫情過後網購蔬菜的行爲及第51-53提及俄烏戰爭,考土耳其與俄國之地緣關係;另有一些跨領域整合題,如題組題第45題以歷史及公民資料做背景結合地理的空間分佈來出題,非以往僅考單一位置,更能完整明瞭一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全教會說,地理共24題,選擇題21題,其中5題結合較多歷史知識;而非選題較前兩年佔比高(3題共12分),且爲分析題目非單純簡答,考生需具備完整論述能力。試題分佈較不平均,地理系統着重在人文地理(第二冊),佔比超過六成,第一冊的自然地理僅一成。

在歷史科方面,全教會認,試題難易度與去年相比,整體較適中,試題符合領綱。其中第51-53題,提到土耳其的歷史脈絡及近年來憲政體制的變化,更導入地緣政治探討俄烏戰爭發展與土耳其的關聯及影響。

歷史科有一些跨域整合題,例如第61-64題,提到美國華工議題 ,以跨越歷史、公民、地理三科,凸顯人羣的移動帶來政治與社會面的影響。本屆兩科合一與三科合一的題型較往年多,重視世界文明的交流,以第三冊的內容偏多。

全教會說,歷史科題目重視圖表,例如第7、8、9題,以亞洲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人羣的往來與貿易交換爲題幹,搭配圖表的運用與解釋測試學生解讀能力,內容以第二冊比例較高。

此外,歷史科例如第41、42、43題,提到社會領域課程進行跨科問題探究學習,以印度爲主題將歷史分期、題目設定、觀點解釋結合,符合新課綱探究與實作課程精神。

公民與社會部分,全教會認爲,各冊單元素材選取不均,法律相關題目較少,近來受關注的少事法與少年犯罪未入題。試題難易度與去年相比,整體較中等,試題符合領綱。

全教會說,公民與社會試題大量運用歷史的史料背景,對當代公民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對於老師的影響,跨科整合題型盛行,公民科老師必須瞭解更多歷史事件,以諸多歷史事件來分析公民科的相關概念。

全教會說,公民與社會試題知識內涵的深度較低,學生不須深究知識概念,例如第29-30題,系以GDP做爲題幹,但未能在題目中延伸出公民關於GDP指標內涵的相關題目,甚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