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考萊豬進口、西班牙流感 全中教:跨科跨冊整合題多 難度中間偏易

全中教教師羣解析今年學測社會科考題。(全中教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指出,今年學測社會科頁數增多(達19頁),考了地圖、表格、等高線圖、圖像判讀等內容,跨科跨冊整合的問題增多,萊豬進口法律問題、晶片製造優勢、鍵盤行動參與、西班牙流感盛行等皆入題。

全中教表示,今年學測社會科的公民與社會科考題中偏易,選項不難理解,與過往考試重點差異不大。整體來說,基本概念不難,圖表偏少,手寫題只需擷取文本,學生只要能耐心閱讀,掌握重點即可作答成功。

全中教指出,在資訊普遍應用下,公民試題關照人權、政府權力、公民參與等面向。藉由數位身分證探討政府決策的考量與權力節制、對人民權利的影響(27-29題),以及網路公民政治參與的思考(46-47題);從租屋補貼討論個人選擇(4題);跨科的主題在少子化、糧食、貿易與原住民議題。因應少子化如何提升生育率的對策;原住民議題下的民主治理、姓名權。

此外,社會科公民題第24至26題,考萊豬進口的議題,問考生「中央先修訂食安法、再公告殘留標準」背後的法理考量。

全中教指出,社會科歷史領域,地圖讀圖題增加,難易度中等,需要閱讀分析能力,能活用歷史知識思考,跨冊與跨領域的現象深化,使題目的深度與廣度增加,出題活潑鑑別度高,作答需有多一點思考。

全中教指出,歷史領域30、31題考日治時期的土地申告圖,可謂是選擇題型的亮點,對一般考生有點難;32題用流行歌曲和文化反映社會發展;也出作圖題,從地圖內判讀出臺灣島內的遷徙時代(32-33題)、畫出明代東、西洋的界線(55-56)。

至於歷史領域的混合式題型,第61題考西班牙流感,可謂亮點,略有探究與實作的味道,考出了歷史解釋的概念。

至於今年學測社會科地理領域,仍秉持以往試卷的特色,着重地理基本概念,但相較去年學測難易度中偏難。

全中教表示,地理基本概念題仍有一定的題數,如拉丁美洲的首要型分析、地理資訊系統的環域分析、人口轉型模式的低穩定階段等;地理技能着重等高線判讀、衛星影像判讀題幹多爲時事或近年國內外重視的議題爲主,如防災、洪患、糧食、地緣政治等議題、繪製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美國的分級符號圖。

全中教說,今年社會科地理的時事情境以臺灣爲主,能看出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地理視野觀點。例如,題組38-39以今日臺灣重要晶片產業作爲情境,測驗學生對於產業連鎖與知識經濟發展的關鍵能力。

今年社會科地理題有多題以臺灣爲背景進行人地關係的生態問題,以及臺灣不同時期都市化的原因,32-33題以「歌曲--林強向前行、新聞報導、論文入題幹;題組50-51「柴山獼猴」棲地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範圍爭奪戰,並配合地圖判讀,測驗學生對於環境負載力與臺灣自然景觀帶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