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脫歐入亞向東看 張弘:促進中俄經貿合作擴容

熱門話題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張弘近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外交「向東看」戰略逐漸成型,將發展與亞太地區主要經濟體,特別是提升與中國經貿合作品質和規模做爲重要的對外經濟目標之一。俄羅斯的「向東看」戰略不僅鞏固中俄戰略伙伴關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兩國經貿合作擴容提質。

張弘分析,俄羅斯「向東看」戰略對中俄經貿合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國際格局劇變促使俄羅斯在經濟上加大實施「向東看」戰略的力度。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外交施壓和經濟制裁。2022年烏克蘭危機導致俄西關係破裂,西方關閉經濟合作大門,從能源到晶片,從金融服務到商品物流,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對俄實施了全面的經濟脫鉤。

其次,發展壓力促使俄羅斯加大經濟「向東看」力度。普丁在出席一帶一路峰會期間,頻繁與亞太國家領導人互動,顯示俄對經濟高速增長的亞太經濟圈有着濃厚興趣。俄氣公司19日宣佈與中石油集團簽署《東線天然氣購銷協定附加協議》,增加中國天然氣供應量,將填補俄羅斯失去的歐洲市場佔比。俄羅斯提出開發遠東基礎設施和礦產資源,就是要發揮自身的資源與區位優勢,將俄在歐亞大陸橋和北極航道的物流優勢,轉化爲經濟利益和區域影響力,在亞太經濟圈爭取有利的市場地位。

第三,良好的中俄互信爲俄羅斯「向東看」提供了堅實的政治支持。中國和俄羅斯互爲最大的鄰國,兩國有着較爲穩固的友好關係,在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中互相支持。俄羅斯從東西方平衡外交轉向「向東看」戰略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與西方無法達成共識。成熟穩定的中俄關系是俄羅斯在經濟上「向東看」的重要政治條件,與中國合作開發遠東地區在俄羅斯「向東看」戰略佔重要地位,中俄經貿合作在雙邊和地區經濟合作層面都具有一定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