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是時候告別蔣經國

▲故總統蔣經國(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陳鄭

四年前總統大選檯面三組總統候選人激戰的景況,之於民主化後的歷屆大選,一點都不新奇;至於多黨諸公,各言爾志,亦本是民主政治常態,也不足爲奇。但有一點說來倒是詭異:若從1996年直選總統起算,臺灣民主化起起伏伏24年,幾經政黨輪替與候選人更迭,卻有一道萬變不離其宗、恆真的政治符號——蔣經國,一直存在於臺灣的民主化時空。

「蔣經國」三個字仿若不曾缺席過任何一場大選一般,泛藍陣營的「蔣經國們」每逢大選便高呼其名諱,用以召喚支持者記憶,投下一張張爲緬懷蔣經國的選票;泛綠政黨則從來在「蔣經國」這一符號上陷入失語,「打老蔣不打小蔣」,成爲泛綠忌諱莫名的打藍套路。

爾今,韓國瑜一方自詡喊出「庶民蔣經國、數位孫運璿」,昔日的宋省長則不須多言,蔣經國秘書的光環從來閃亮,競選期間自然也不忘了置入於蔣經國銅像前敬禮的橋段。可以說,經國門生的形象在本屆系出藍營的一方,依舊寶刀未老

總統府裡的經國廳

2016年3月,總統府爲紀念蔣經國,將三樓大禮堂命名爲「經國廳」,國家發展委員會次月發佈一項「民衆對總統府經國廳命名相關議題的看法」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7%的受訪者認爲命名適當,近55%受訪者認同「經國廳」的命名是爲了紀念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此外,另有74%的受訪者同意,蔣經國任內推動十大建設,促進臺灣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並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規劃國會全面改選與省市長民選,晚年更開放大陸探親,開啓兩岸關係新局。其一生推動臺灣經濟、社會與民主轉型,具有重要貢獻。

無獨有偶,《遠見》雜誌在2019年10月針對臺灣上市櫃企業負責人調查,詢問歷任總統對臺灣誰最有貢獻?結果高達78.9%受訪者最肯定蔣經國,狠甩第二名李登輝的10.0%,以及蔣中正(2.1%)、馬英九(1.6%)、蔡英文(1.1%)、嚴家淦(0.5%)、陳水扁(0.5%)等人。此外,若進一步以蔣經國爲關鍵字搜尋博客來、誠品、讀冊等網路書店,以蔣經國爲主題的相關書目筆數,不僅全部領先陳水扁,在不同平臺間,也有勝過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數據表現。

就此評之,蔣經國儘管逝世30餘年,其在臺灣民間聲望不墜,可謂公認的事實。這也難怪,韓國瑜頻以庶民連結蔣經國,宋楚瑜再於首場政見發表會上,暢言44年從政經驗,一路追隨蔣經國、孫運璿,皆不枉「蔣經國」三字從來都是臺灣政治排行榜上的熱搜關鍵字。

保守偏右選民結構

或許真的因爲蔣經國的年代,就一代臺灣人回想起來,太過於美好——如此精神抖擻、多麼地容光煥發。每到選舉,尤其泛藍政黨與政治人物,無一不把這位前總統請出來,爲自己攀親帶故,甚而精神加身。

然而,儘管衆家政客爲自己貼上小蔣標籤的動機,再明瞭不過,但隨着臺灣政經發展與社會變遷,訴求蔣經國此一符號以喚醒選民記憶的策略,之於泛藍政黨而言,吸票邊際效應恐無可避免地正在遞減。

回顧臺灣的政治發展,由於紛紜雜沓多年,臺灣社會容易輕易地認爲每遇選舉的內部分歧在於統獨認同、在於藍綠。然而,這只是結構的一部分組成,只回應了當全國是一個超大單一選區的總統選舉景況,而沒有確切迴應爲何民進黨過去在地方選區稍大的縣市長選舉能贏,但在要撒豆成兵的國會與地方議會的選舉中,卻始終難以獨力支撐起優勢的問題。

2016年國會選舉的結果,民進黨獨力過半或是一場意外,太陽花學運雲涌的推波,並不是常態,這一點民進黨想必瞭然於心。就以最近的2018年縣市議會選舉爲例,民進黨在小選區表現,也就贏得嘉義縣屏東縣臺南市,弱勢可見一斑。說到底,是臺灣社會、臺灣的選民長年慣性仰賴的是一個保守的、中間偏右的新自由主義發展路線決定了這樣的結構,而選民有這樣的擁抱,主要奠基於過去臺灣經濟蓬勃發展時,予一兩代臺灣人一段鮮明且樂道多年的經驗記憶,這樣的懷舊情愫在最激昂的總統大選之外的選舉,最容易不被幹擾地流露出來。若給予彼時經濟路線的時代取一個名字,化繁爲簡,或許就叫作蔣經國吧!

在外界多定性韓國瑜的「韓粉」以及國民黨的選民是庶民、是中華民國派,卻忽略了他們更是一羣投票傾向長期偏好保守偏右的羣體,這便是一個相對於自由派陣營難破的結構限制,儘管民進黨2016年挾着政治環境取得短暫突圍,但當結構不變,終究容易回到「保守」的政治常態。

然而,儘管保守結構看似牢固,但以國民黨爲首的「蔣經國們」卻有一道隱憂:國民黨如何將前述的發展意識,繼往開來、綿延至1980年後的一代是個問題,因爲這一代人出社會後,並未享用過保守偏右的經濟路線帶來的利益,缺少了記憶點,讓他們去信服國民黨的「蔣經國」經濟路線是好的,這也成爲國民黨儘管有着優勢的經濟政策,卻無法拉近與年輕選民距離的一項因素。

講不講「經國」?

當臺灣選民在經濟路線的偏好上,存在保守偏右的慣性時,民進黨該如何作爲?在深知蔣經國在民間的好聲望,「打老蔣不打小蔣」成爲民進黨衆間的一股默契。就算代表民進黨角逐北市立委的吳怡農,此前一度罕見「戰蔣經國」,喊出蔣經國是「害父親沒工作」的壞人,最後也因爲反效果,改口肯定蔣經國代表的反共精神,用以止血。

在電影《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中,身爲忠誠共產黨員的母親在一次昏迷清醒後,兩德已經統一,子女爲了不讓母親受到過大的刺激,而努力在母親的世界裡,持續建築一個東德並未解體的樣貌。回過頭來看臺灣歷屆的大選,其實也存在部分雷同的旨趣

臺灣經濟與政治發展迄今,一直紛爭於「再見蔣經國」,或「再見,蔣經國」的分岔點上,事實上,臺灣的經濟發展早已告別老生常談的國家主導產業經濟、家父長制的國家社會關係、長年的威權統治,以及強調支配與服從性的發展路線。但從彼時到今日,仍有不小比重的選民,續將經驗與記憶定格在那個美好時代,也正由於此,藍綠政黨才受制蔣經國符號多年,一方反覆提及,一方避之唯恐不及。

時代在走,蔣經國真的還要繼續再有嗎?這樣的詰問並非要譭譽蔣經國治理臺灣的功績,而是當現下年輕選民普遍未受到彼時保守偏右的經濟路線嘉惠時,政治人物卻對於舊時念念不忘,繼續對青年世代訴諸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說帖,而非擘畫、創新臺灣新的發展藍圖,只「蔣經國」,不講「經國」,這無疑自曝企圖與眼界不足,也緣木求魚

當眼下世界政經情勢丕變,早已不再是冷戰格局,就連後冷戰都不見得足以說嘴,不論是藍綠政黨、政治人物,都該告別蔣經國了,而非年復一年、屆復一屆地消費蔣經國。當前臺灣的政治發展,唯有意識到在停止緬懷蔣經國之後,纔能有再創新領導典範的一個機會。試問泛藍與泛綠有意問鼎大位的總統級人選們,自創一個屬於自己領導的理想型(ideal type)真有這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