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戰高溫穩生產保民生

近期,北方多地出現高溫天氣。水利部6月12日針對河北、山東、河南等8省啓動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多省份嚴格落實抗旱責任制,多措並舉戰高溫,穩生產,保民生。

眼下正值“三夏”大忙時節,部分地區氣溫持續偏高,旱情迅速發展。爲做好“三夏”生產工作,各地積極採取措施,走進田間地頭暢服務、送清涼、保供水,確保糧食安全。

“截至6月12日,衡水地區50%的小麥已完成收割。”河北省衡水市農機管理總站站長王曉介紹,衡水市各縣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深入小麥收割現場,爲作業農機手發放防暑物品,並保持“三夏”熱線電話24小時暢通,幫助農戶、農機手協調解決問題;在2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站,爲外來農機手贈送防暑降溫禮包。

“當天收麥當天播”“上午收麥下午播”“前面收麥後邊播”……爲應對氣溫居高不下給秋作物播種出苗帶來的影響,河北合理調配小麥機收和玉米機播作業,儘量減少接茬耗時,截至6月13日17時,全省夏玉米播種1975.6萬畝。

在陝西,富平縣總工會與縣農機手聯合工會、中農集團陝西實業公司組建“情繫三夏慰問農機手”工會志願服務隊,深入一線夏收農機收割作業現場,爲奮戰在麥收高溫第一線的農機手送去“清涼大禮包”及西瓜、飲料、礦泉水,鼓勵農機手搶抓農時,做好麥收。

山西省水利廳啓動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要求加強旱情監測預報及現有水源統籌調度,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和抗旱灌溉用水需求。目前,山西南部沿黃各提水泵站開足馬力上水,全力灌溉保夏播、抗旱保秋糧。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啓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要求迅速開展抗旱夏種,充分發揮各類抗旱隊伍和設備作用,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滾動做好農作物造墒播種、灌溉保苗,督促引導羣衆廣泛開展抗旱補墒,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晉中、長治、晉城、臨汾、運城、呂梁等6市及山西省防指有關成員單位嚴格落實抗旱工作責任制,按照職責分工紮實落實各項抗旱措施,密切監視旱情發展;加強會商研判,強化工作督導指導,統籌水資源調度管理,優化用水計劃。

高溫天氣也對戶外建設作業帶來了考驗,各地採取錯峰施工、輪換作業等措施,科學調整工作時間,保障項目建設施工進度。

“工友們,歇一歇,來吃塊西瓜!”6月14日下午3時,一輛裝載着礦泉水、西瓜、綠豆湯的物資保障車駛入中鐵二十局西延高鐵15標灞橋制樑場,爲一線作業人員帶來消暑物品。

據瞭解,西延高鐵南起西安,北至延安,是陝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

爲做好高溫天氣下的安全生產,西延高鐵15標項目部制定防暑“涼”方,爲施工現場及員工住宿、休息區配備了28臺冷風機、100餘臺空調,並不間斷供應藿香正氣水、西瓜、綠豆湯等。同時,採取“忙兩頭、歇中間”錯峰施工方式,所有作業點工人避開12時至15時的高溫時段,保障項目節點建設進度,確保項目各項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陝西省總工會近日發佈《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夏季防暑降溫工作開展“安全生產月”和“送清涼”活動的通知》,部署做好職工防暑降溫工作,辦好工會“送清涼”活動。其中,西安市小寨路街道總工會聯合御筆華府社區工會驛站開展“工會驛站聚愛心 炎炎夏日送清涼”慰問活動,爲環衛工人送去防暑降溫物資。

在雄安新區中央綠谷及臨澱灣區一期工程總承包第三標段施工現場,作業開啓防暑模式,採取錯峰調整、輪換作業等辦法,縮短連續作業時間。現場還配置“防暑桌”,每天定時提供消暑物品,桌上急救箱裡裝滿了防暑降溫藥品。

面對夏季用電高峰,河北電力系統全力備戰“迎峰度夏”。國網河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工程師王鑫明介紹,河北電力部門提前制定迎峰度夏電力保供舉措,從電網結構優化、服務電源穩發滿發、提升電網調節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全力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經濟日報記者 李紅光 雷 婷 王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