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通膨 盲目投資不如做好規畫

最攸關民間百姓生活的電價調漲議題終於昨日拍板,這波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爲百分之十一,不只工業、小商家、民生用電全面調漲,連先前持續凍漲的五百度以下家庭用電都納入,共有逾一千三百萬戶家庭受影響。

電價一漲,不只萬物齊喊漲,連央行都以「因應漲電價可能造成通膨預期」,在電價審議委員會議開會前一天公佈將利率調升半碼。連央行都先對漲電價將造成通膨予以升息的迴應了,這不是在說店家們若不調漲商品價格,就會像個傻蛋一樣。一旦民生消費若連環漲,小老百姓又當如何因應以度通膨呢?

公務人員薪資和勞動基本工資與基本時薪才於今年元月一日調升,因此在短時間內應不容易再有薪資調漲的方案,想藉薪資調漲以增加收入是不可能的,近期小老百姓們若要開源,就需要在本業加班、兼職、斜槓或進行財務投資才能增加收入。要加班、兼職和斜槓都須付出更多的勞力、心力和時間,會影響原先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品質,因此要增加收入也需有充分的因應方案,免得個人與家庭的健康、和諧亂了套,雖能多賺些錢卻失去更多快樂。

減少消費支出的節流是更多人因應通膨的方式,但減少消費支出只是花較少的錢、買了較少的東西或減少娛樂、休閒支出,一味的節流只會造成想搶便宜、搶特價,不但讓生活愈過愈拮倨,也常因此買到次級的食物或商品而影響健康與生活。同時,許多人在節流過生活時遇到商品大特價、超折扣時,反倒常因想搶特價、折扣而超買,搶便宜的節流卻經常是多花錢的浪費。因此在節流消費的同時,更要厲行記帳,唯有務實的記帳纔會讓節流消費不變調、生活品質不走樣。

此外,近期臺股大漲、部分科技股價狂飆,涌入高配息ETF的熱錢更近乎瘋狂。ETF在高配息的吹捧下,很多民衆一時間都認爲這是抗拒通膨的最佳投資理財方式。然而,自己不做股市投資功課卻把錢交由收費的經理人大把操作,真會是好的投資方式嗎?投資理財還是要自己負些責任,才能更安心與甘心。

電價一漲,通膨或許將如預期浮現,能開源、節流、記帳和做好投資理財規畫,或許比單純的節流過生活和把錢投到股市這兩端,會讓我們更安穩地度過通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