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魚好 專家示警這5種魚別買!

專家提醒,想要買到好魚、吃出健康,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不要買。(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都說魚肉是個好東西,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不過,挑魚也是一門技術,一般來說,買活魚肉質新鮮、安全性高、味道好,不過如果是正規加工的急凍魚,營養價值並不比鮮魚差,大可放心吃。專家提醒,想要買到好魚、吃出健康,下面這5種魚選購時候可要小心了。

《丁香醫生》健康平臺報導,大陸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指出,魚肉若沒挑好,既不新鮮不好吃,還可能不安全,怎麼樣才能挑好新鮮安全的魚呢?他建議,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大型肉食類的魚、小攤小販賣的魚、被迷戀的野生魚、醃製的魚統統少碰,因爲它們容易含有更多環境污染物。

第一種: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

很多人都喜歡買大尾魚,其實以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如果個頭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且還含有更多環境污染物。

那如果挑個頭小的魚買,是不是就安全無虞?專家說,尺寸太小的魚很多還沒長大成熟,體內的香氣物質也比較少,吃起來沒有那麼香。另外,小魚肉少,很難滿足我們的胃口啊。

第二種:大型肉食類的魚

大型肉食魚類體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國際權威健康機構也推薦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在水生環境中的典型食物鏈中,處於食物鏈等級愈高的生物,體內蓄積的有害物質就愈多,如果吃的話,對健康的影響較大。

第三種:小攤小販賣的魚

我們多少有些經驗,曾向不正規的小攤販買過魚類,爲了方便也爲了便宜。倒不是說小攤上的魚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規的小攤販,魚的來源和品質都沒法保證,可能隱藏着更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想放心吃魚,還是去超市和菜場買吧。

第四種:被迷戀的野生魚

現在養殖魚愈來愈多,不少人因此講究吃野生魚類。事實上,迷戀野生魚類它只是個傳說,由於環境污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更易聚集令人意外的有毒物質。

比如,很多魚會因爲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種:醃製的魚

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鹹魚。不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爲第一類致癌物,一定要吃少。WHO發佈報告指出,中式鹹魚會致癌,經常吃鹹魚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專家說,偶爾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

那麼如何挑到一條新鮮的魚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建議,聞味道、看魚眼、看魚鰓、看背部肌肉,以及買冷凍或冷藏魚肉的訣竅,讓大家買到新鮮好魚,吃到健康。

1.聞味道,儘量不要買哪種聞起來有酸臭味、氨水味兒的魚。

2.看魚眼,儘量買魚眼是清洗明亮、有一點鼓起的魚。

3.看魚鰓,儘量買魚鰓是鮮紅色的魚。

4.看背部肌肉,儘量挑選魚背有彈性(彎了能收回的)的魚。

5.如果是買冷凍或冷藏的魚肉,儘量挑那些肉質顏色還沒有發暗、發黑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