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升西降?陸學者籲認清美中差距

中美兩國間競爭激烈。美聯社

近年中美競爭激烈,中共中央二○二一年初提出「東昇西降」的論斷,指「時與勢在我們這一邊」。不過,南京大學著名國際戰略學者朱鋒撰文稱,大陸要認清美中競爭的真實現狀,雙方仍有四大領域差異。

星島日報報導,一月廿七日,北京大學南京校友會舉辦新春聯歡活動,該會會長、南京大學著名國際戰略學者朱鋒發表演講。演講錄音在網上曝光。根據錄音內容,朱鋒開門見山斷言,華府牢牢鎖住中國是美國面臨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就是要「打殘、打傷、打疼」中國。中國去年經濟非常不好,原因就是美國變臉,去年中美貿易下降百分之廿一,美國對中國投資下降百分之八十七。

對於大陸內部不少自媒體鼓吹「美國註定衰落」,朱鋒告誡,要清醒認識美中競爭的真實現狀,並指出存在四大領域的差距。

第一,美國在全球的科技創新和高精尖的製造業,依然處於領先的第一陣營;第二個陣營就是中高端陣營,包括歐洲、日本、韓國;而中國處在第三個陣營,正在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

第二,美國維持貨幣和金融霸主地位,美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流通貨幣、儲備貨幣。他提醒,人民幣在世界貨幣流通總量是百分之三點三,而美元在世界貨幣流通總量是百分之六十二點八。

第三,美國在全球有四十七個鐵桿盟友,包括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伊朗、朝鮮(北韓)、敘利亞似乎要撲到中國懷抱,但中國往後躲,因爲「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一致」。

第四,美中的力量差距是話語權。「你滿世界說我自己是好人,別人就一定都說你是好人嗎?」

朱鋒在去年年底的北京環球時年會上也曾表示,所有國家應對自己的實力和地位的相對性要有準確、客觀和理性的判斷和了解。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全球力量對比依然處於「西強東弱」。爲此,中國社會和民衆必須保持足夠清醒。

二○二一年,大陸基本控制疫情,並創下十年來最快經濟增速,而美國則陷入疫情反覆與通膨飆升,當年一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上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隨後多個學者和官媒開始唱和「東昇西降」,國際格局發展態勢對我(大陸)有利。

同年的八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亞斯本安全論壇上告誡:不少中國人認爲美國正在衰落,「東昇西降」的看法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