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行業分化加速 複合型產品成第二增長曲線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當下,醬油、醋市場的競爭,已經是愈發激烈。

根據近期17家A股上市調味品企業發佈的財報分析,行業已經呈現加速分化態勢。“2019年17年上市企業中虧損企業數量爲0,2023年則有9家企業開始出現營收和利潤的雙降,其中有兩家企業爲虧損狀態。”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師郝振凱向《中國經營報》分析說。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調味品企業的產品類別中,複合型調味品的銷售大多呈現上升趨勢,已然成爲第二增長曲線。就此,記者向千禾味業(603027.SH)、海天味業(603288.SH)、中炬高新(600872.SH)等多家調味品上市企業發去採訪函或者致電,但是對於2023年的業績、複合調味品未來發展等問題,均未給予回覆。

“調味品的發展其實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長期來看,中國調味品市場值得看好,並且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對此,著名食品營銷專家、龍品錫資本創始人王海寧認爲,首先,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讓複合調味品有了新的增長空間;其次,餐飲行業的復甦,讓調味品to B市場發展有了增量空間。

行業內卷加劇

記者注意到,海天味業、加加食品(證券簡稱“ST加加”,002650.SZ)、恆順醋業(600305.SH)等企業2023年的業績出現“雙降”。

財報顯示,2023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約245.6億元,同比下滑4.10%,歸母淨利潤約爲56.27億元,同比下滑9.21%;加加食品2023年實現營收14.54億元,同比下滑13.78%,淨利潤則虧損1.91億元;恆順醋業2023年營收21.06億元,同比下降1.52%,歸母淨利潤8689.94萬元,同比下降37.03%。

千禾味業在年報中提到:“2023年,消費需求低迷,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更加極致,市場主體爲進一步搶佔存量消費需求、競爭更加激烈……渠道迭變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獲客難度和獲客成本加大;此外行業產能相對飽和,企業競爭加劇。”

郝振凱指出:“2023年調味品行業出現業績下滑和虧損,更大程度上是行業增長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內部結構調整。”他認爲,相比於2022年,2023年整體增速確實呈現放緩趨勢。從行業內部看,市場進入成熟期,競爭更加激烈,對於企業的品牌力和產品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調味品行業正朝着複合方便的方向邁進。從結構來看,虧損企業主要集中在醬油、蠔油等單一調味品類企業,複合調味品則呈現增長趨勢。

王海寧則表示:“調味品行業出現業績下滑和虧損的原因是市場飽和,低迷的消費需求未能支撐品牌業績增長,這與消費分層有着直接的關係,當下消費者能省則省。”同時他認爲,行業供大於求加劇了品牌間的內卷,因此促銷活動的增多和渠道成本的增加也影響了調味品行業的業績;另外,高端調味品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尤其是“零添加”系列的產品,並不能打動消費者,因此品牌通過高端產品獲得高利潤的方式走不通了。

正如上述所言,記者注意到,近幾年“零添加”幾乎成爲各大調味品企業的主打產品,而且價格居高不下。但從上市調味品企業的最新財報看,主力產品銷量下滑,“零添加”難以成爲企業“拉客”的噱頭。

線上線下競爭激烈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消費者主要通過線下商超商品陳列處(52.2%)或綜合電商渠道(40.4%)瞭解調味食品,超五成消費者購買調味食品的渠道爲連鎖超市/大型商場(55.0%)、綜合電商渠道(43.7%)。

記者注意到,2021年以來,海天味業的經銷商數量開始下滑,從2021年年末的7430家,下降至2023年年末的6591家。

面對外界對於公司經銷商數目變化的質疑,海天味業董事長龐康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經銷商數量與營收之間不是呈正向比例關係,經銷商數量的減少一方面是公司對網絡的主動優化,更注重經銷商的發展質量;另一方面在存量經濟下,競爭也更加激烈,一部分效率低下缺乏競爭力的小規模經銷商被市場所淘汰。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海天味業線下經銷商的減少,主要是企業此前爲了業績增長大幅擴張導致的。“道理很簡單,一個縣城裡如果有兩到三家同品牌經銷商,它們之間就容易形成惡性競爭,導致出現竄貨及其他問題,整體價格體系就會亂。”

王海寧表示:“在線下市場,硬折扣零售或許將成爲調味品的主力渠道,而離消費者更近的社區超市,能夠解決消費者突發的調味品需求。”他認爲,渠道越多元,購買越方便,也就意味着消費者不需要通過囤貨來獲得低價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調味品的分銷。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調味品企業紛紛進行線上佈局,但是多數公司線上渠道的營收出現增長停滯或下滑。財報顯示,2023年,海天味業線上渠道營收合計8.89億元,同比減少10.06%;中炬高新線上營收也從上年度的1.09億元減少至9780萬元;千禾味業的線上營收合計6.31億元,與2022年基本持平。

就此,朱丹蓬建議:“以調味品來說,整體來看,傳統渠道應該是主力銷售渠道,因爲調味品單價比較低,重量比較重,從電商的角度來說,它的物流費偏高,未來還是應該以傳統渠道爲主。”

“線上與線下渠道的差異,更多是在於產品售賣信息流的獲取方式上。目前線下渠道的創新空間較爲有限,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美化展示空間。線上渠道方面,基本各類企業都有佈局,差別在於企業對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的介入時機,以及運營團隊自身的素質能力、打造優勢品的能力上。”郝振凱表示,根據年報數據,企業品牌營銷費用的大幅增長,對部分業績承壓的企業而言,營銷ROI(投資回報率)則呈現降低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爲獲客成本的增加。

複合型調味品增長快速

記者注意到,目前,複合調味品已然成爲企業的第二增長線。

這從企業財報上可以看出,例如,海天味業2023年的非主力產品實現增長:醋、料酒、複合調味品等其他產品營收總計34.99億元,同比增長19.35%;天味食品(603317.SH)2023年在火鍋調料、中式菜品調料、香腸臘肉調料等多個產品板塊實現收入正增長,對應產品營收分別爲12.22億元、15.19億元、2.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7%、28.58%、47.73%。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達到5133億元(其中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爲1786億元)。根據艾媒諮詢報告,預計2023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2032億元,2027年達到3367億元,複合增長率爲13.46%,市場空間廣闊。

基於此,很多調味品企業開始佈局複合調味品和進行產品創新。其中,海天味業推出黃豆醬、拌飯醬、火鍋底料等產品;千禾味業推出檸檬醋、火鍋醋;中炬高新旗下的廚邦品牌推出火鍋底料、火鍋鮮蠔油等。

但是財通證券分析認爲,複合調味品面臨以下問題:渠道庫存積壓,特別是企業推出大量新品,需要進行庫存去化;複合調味品行業競爭格局惡化,產能過剩導致供大過求,且行業同質化嚴重,企業難以生產出有別於競爭對手的爆款產品;渠道紅利暫時褪去,經歷了2020年的快速發展,渠道擴張迅速,渠道治理亟須調整優化;消費者教育和市場滲透率有待提升,且需長時間培養消費者心智。

“因此,頭部企業着重調整渠道,並進一步對經銷商進行規範管理。”財通證券表示。比如,有些企業通過大力促銷消化積壓庫存,對經銷商進行分級管理,推出優商扶商的分級運營模式;細化渠道劃分,根據不同品類間的銷售終端差異,將調味料與方便速食在經銷商等方面做出區分。

“2023年中國餐飲行業規模達到5.3萬億元,2024年餐飲行業規模必將超過6萬億元,餐飲行業的增長,也帶來調味品市場的增長,二者是脣齒相依。”朱丹蓬表示,未來複合調味品的增長還是非常迅猛,但傳統單一的品類會被複合調味品蠶食部分市場份額,這從很多傳統調味品企業的業績不難看出。“未來調味品會以餐飲渠道作爲增長的核心,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編輯:於海霞 審覈:厲林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