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巴士國產化 十年拚1,700億產值

臺灣厲害的不只特斯拉供應鏈工業局官員表示,經濟部結合交通部共同推動電動巴士普及化規劃未來十年內,投入約900億元預算,力拚帶動1,700億元產值效益

工業局官員指出,由於國際大城市正積極改善空氣品質大衆運輸工具碳排放以往相當嚴重,透過電動巴士就可緩解部分問題。目前我國正強化電動巴士產業能量,提升國內整車關鍵零組件技術能力,逐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協助國內廠商產品符合交通部電動大客車補助示範型計劃,帶動相關供應鏈。

根據統計,2018年臺灣車電產值約2,202億元,其中駕駛資訊系統佔54%最多,其次是引擎傳動系統24%,第三爲車身系統10%,其餘爲保全、安全等系統。到2020年產值估成長逾兩成、達2,700億元。

要促成電動巴士國家隊成形,工業局官員說,有許多問題要先解決,包含整合車廠、關鍵零組件廠商等需求與能量,共同投入電巴國產整車自主開發,並促成廠商投入關鍵技術項目研發模組開發,尤其是馬達驅控器智慧化三大項目。

交通部方面,規劃2030年讓客運巴士全面電動化,期利用準備期轉換期推動我國電動巴士技術自主及產業升級。官員指出,將從車型設計、扶植誘因產業鏈整合、培植審驗能力等四路着手,規劃未來十年內,投入約900億元預算,力拚帶動1,700億元電巴產值效益。

在關鍵零組件部分,經濟部說,電動車最重要的一塊電池芯大多非國產,國內電動車多數採磷酸鋰鐵或鋰三元電池芯,但因安全性壽命要求,很難有更高能量密度產品,需要下一代高能量密度材料配方,因此相關研究持續推動,讓臺灣在電池芯技術有機會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