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教師心寒 「學校教育綁手綁腳 難敵失能家庭」

資深教師感嘆,老師管學生只能用模棱兩可的「輔導管教辦法」,還要被要求付出教育熱情,真的很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老師每天八小時用盡力氣卻被綁手綁腳的學校教育,永遠敵不過十六小時失能的家庭或幫派…。」新北校園割頸衝突事件後,當部分輿論聲浪、甚至教育部慣性將責任只推向學校和老師時,這句話是來自第一線教師的心寒吶喊,也是教育現場在輔導管教學生時面臨的現實困境。資深教師感嘆,當老師管學生只能用模棱兩可的「輔導管教辦法」,還要被要求付出教育熱情,學生或家長卻可用刑法、民法來告老師,真的很難。

教部:將訂校安檢查辦法範本

面對第一線老師困境,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已組成跨司署專案小組,由部長擔任召集人、主任秘書廖興國任副召集人,並將訂定校安檢查辦法範本,讓教師有執行依據。

根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校方僅能在有相當理由及證據,且在兩名家長代表、學生幹部或教師陪同及全程錄影下,才能檢查學生的私人物品,規定嚴格。

臺中市何厝國小學務主任蔡昌樺說,曾有學生偷偷跟老師說班上某同學帶違禁品,但老師很爲難。除了法規的繁瑣規定外,家長態度是另一關鍵,如果沒搜到東西,家長會不會覺得老師太「針對」?

新北市龍埔國小教師施信源表示,老師處理學生要用輔導管教辦法。學生或學生家長對老師,可是用刑、民法來告的。「一個模棱兩可,一個明確有刑度,後果自然就可想而知」。

人本:普遍性搜書包沒有幫助

人本基金會表示,普遍性的搜書包沒有幫助,人的行爲發生問題,任何物品都可成爲攻擊武器。

「學校只有八小時用盡力氣教育,但永遠敵不過十六小時失能的家庭或幫派。」施信源當過生教組長,他表示,追溯問題多是「家庭功能不彰」。家庭如失能,幫派又吸收,孩子帶刀很正常,不就是爲了自衛?現在卻要綁手綁腳的學校教育來管,真的很難。

南投縣退休國中校長李枝桃也說,現在不能安全檢查,老師維護校園安全難度更高,家長也不能將管教責任全部推給學校或老師,應配合學校一起注意孩子行爲,並加強生命和品德教育,否則只能學美國,設置安檢門以防學生攜帶危險物品到學校,但這樣的景象,相信大家都不樂見。

對於校園輔導人力不足的問題,教育部表示,會再評估現場執行人力、投入資源協助,以保障學校教師安心執行輔導管教作爲,給予學校老師最大的保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