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赴港IPO?市佔率遭英偉達“碾壓”,面臨行業產能過剩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梓桐 上海報道

3月18日,有市場消息稱,中國智能駕駛計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線正在籌備上市招股說明書,安排今年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並已挑選中信建投國際、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爲聯席保薦人。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地平線,對方表示,暫無迴應。

作爲國內智能駕駛芯片行業的頭部玩家,地平線早在2021年夏天就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但由於彼時海內外資本市場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而未能成功,而今其再次傳出IPO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事實上,地平線並非第一個衝擊港股的智能駕駛芯片企業。2024年1月初,由於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於去年6月遞交招股書的“智駕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的上市申請材料已處於“失效”狀態。因此,黑芝麻智能需要在三個月內重新提交招股書,方可重啓上市進程。

嚴重虧損以及未見起色的盈利能力,或許是黑芝麻智能上市路上的最大絆腳石。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黑芝麻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爲5302.1萬元、6050.4萬元、1.65億元,同期年度虧損分別爲7.6億元、23.57億元、27.5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58.71億元。

因此,對於同處於這一“高投入、長週期”行業的地平線來說,能否在資本市場突圍,仍有待市場檢驗。

需求放緩與頭部品牌壓制

黑芝麻智能面臨的窘況並非孤例,有汽車芯片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國內智能駕駛芯片廠商主要面臨着競爭激烈與產能過剩兩大挑戰。

從競爭情況來看,當前地平線所處的智能駕駛芯片賽道屬於外資品牌佔絕對主導的市場,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2023年智駕域控芯片排名前四的分別是特斯拉FSD芯片、英偉達Orin、Mobileye EyeQ4H和Mobileye EyeQ5H,其去年在智駕域控領域的裝機量分別爲:120萬餘顆、114萬餘顆、201,437顆和175,246顆,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爲34.4%、32.6%、5.7%和5%。

而地平線則被外資品牌遠遠甩在後面。根據上述統計,該公司三款車規級芯片征程5、征程2和征程3,去年在智駕域控領域累計裝機量分別爲172,725顆、165,300顆和63,726顆,在Top10中分別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九,合計僅佔據了11.4%的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從其市場規模來看,智能駕駛芯片所面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也在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2月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27.3萬輛和133.3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8.9%和37%,同比分別下降25.8%和19.4%。而去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爲308萬輛,同比增長37.3%。對比2021和2022年同期,同比增長分別爲157.5%和93.4%,可以明顯看出銷量增長正在放緩。

這一壓力自然也會傳導至產業鏈上游的芯片廠商。恩智浦半導體CEO Kurt Sievers在日前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正“有意減少汽車行業產品的出貨,以降低庫存膨脹的風險”。此外,摩根士丹利也發出預警,要警惕汽車芯片行業下行的風險。

而此前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芯片巨頭 Mobileye 發佈的業績指引顯示,2024 年全年,公司經營利潤預計爲 2.7 億 -3.6 億美元,遠低於此前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 25.8 億美元。至於原因,Mobileye 解釋稱,是客戶前幾年囤貨還沒消化完。

因此,對於整個智能駕駛行業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3月6日的一場演講上表示:“城區的自動駕駛,現在恐怕連可用都是一個問題。剛纔小鵬也講了,城區自駕有可能鬧市區100公里接管10次都有可能,這個技術目前爲止還是剛剛開始。我覺得我們既要對它的未來抱有信心,也要對它的現狀有客觀冷靜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指導我們不斷把我們的技術做到可用,從可用變到好用,從好用變到真正的消費者愛用。”

港股18C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市場人士指出,此次地平線衝擊港股有望利用港交所於去年推出的18C規則上市。

2023年3月31日,港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8C章正式生效,爲更多“特專科技”企業上市提供了更寬闊的道路。“特專科技”目前包括五大類行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及新食品及農業技術。港交所稱未來將會根據行業變化,採取動態機制對特專科技的類別進行靈活調整。

而其對於上市要求調整的最突出之處在於,市值門檻標準出現明顯降低:未商業化公司市值由不低於150億港元降至100億港元(合人民幣87.7億元),已商業化公司市值門檻由80億港元降至60億港元(合人民幣52.6億元)。

以黑芝麻智能爲例,根據招股書,黑芝麻智能基於經參考於相關時間的預期市值,計算超過100億港元,公司作爲未商業化公司符合上市規則第18C.03條的規定。而該公司經過多輪融資,其最後一輪C+輪融資公司估值爲20億美元(約爲156億港元),明顯超過100億港元。

“18C的推出爲科技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特別是還沒有達到商業化階段的科技企業,也有機會掛牌上市,爲公司的發展獲得資金。”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夥人楊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到港股新規以及黑芝麻智能上市帶來的影響,在未來,軟件企業、高端芯片企業、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企業這四大賽道內的玩家將有望爆發“上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