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重回牌桌

編輯 | 付曉玲 曹賓玲

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滴滴好像失去了鬥志。

被捆住手腳的一年半里,滴滴市場份額被搶走了20%,但迴歸半年來,不僅沒拿回失去的,甚至還有繼續下滑的跡象。

這根本不像滴滴的風格,要知道,過往但凡感受到一絲威脅,滴滴就會強勢補貼反擊,從最初的“快的”到Uber,再到美團打車,莫不如此。

嘴裡這麼大一塊蛋糕被叼走,對逐利的資本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滴滴“不爭不搶”的背後,更合理的解釋是“悄悄進村,打槍的不要。”

可以看到,滴滴一邊向司機兜售“彩票”——雨天膨脹卡、免傭卡、流水加速卡大範圍推廣。

以雨天膨脹卡爲例,在生效時段之內下雨並且達到雨量標準,就可以獲得最高50%的流水膨脹獎勵,不僅賭今天下不下雨,還賭到底雨下多大。

另一邊,在大家緊衣縮食的時候,運用“運力過剩”降低運價,慷司機之慨,請乘客們打更便宜的車。

這還沒完,滴滴還將平臺的評分機制與司機的收入緊緊掛鉤,生動演繹了一番“進化論”:“歧視”兼職和多平臺接單的司機,優待勤奮、忠實的老司機。

也就是說,這半年裡,滴滴悄悄打出了三張牌,來重振自己的地位。

巧用“賣卡”補貼,騰挪利潤空間

其實,滴滴之所以熱衷起“賣卡”,或在於其設想中,這是一個多贏的舉措:

·司機端: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更多收入。

·用戶端:更多司機出車,乘客也能更快叫到車。

·平臺端:獲得了更多訂單,同時也獲得了賣卡收入。

但司機們似乎並不買賬,“表面上是發福利,實際上卻要自己買”的陰陽學充斥網絡。這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以前早高峰,滴滴都是直接補貼發福利給司機,來拉動車輛供給的。

不過,滴滴應該是得償所願的:在平臺運力獲得保障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騰挪出新的利潤空間。

事實上,去年滴滴就開始收縮補貼了。2022年年報顯示,其2022年收入成本同比下降26.2%,主要是由於司機收入和司機獎勵減少。

而今年來看,則是從節流轉爲“開源”。當然,具體到每一張卡,情況有一些差別。

“不開特惠沒啥單,開了特惠,乘客全點特惠單。”一位司機在社交平臺的吐槽,勾勒出了當下網約車市場的現狀:大家統一動作捂緊錢袋子的大背景,疊加平臺的推動,特惠車成爲主流。

並且對低價特惠單,平臺也是和正常單一樣的抽成標準。

如此一來,就像司機們自嘲的,“辛辛苦苦跑一天,賺不了碎銀幾兩,甚至如果碰上堵車,往往還要虧。”

賺錢空間被壓縮,很難不激發矛盾。

比如,近期“乘坐特惠網約車,要自己掏錢開空調”“特惠單乘客要開空調,司機說給你把扇子自己扇”等魔幻情況屢屢上演,背後不外乎是司機想節約成本。

顯然,滴滴免傭卡就是針對的這種情況——免傭卡與特惠訂單配合使用,司機可免於被抽傭,收入瞬間充盈起來,能更自如地迎合低價趨勢,接特惠單。

而相比免傭卡針對低價常規場景,雨天膨脹卡和流水加速卡更聚焦高峰場景。

以雨天膨脹卡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有“下雨天,很難打到車”的經歷,這是因爲打車需求激增,但雨天很容易出現交通擁堵,得不償失,司機往往不願出來,特別是不願到熱區接單。

雨天膨脹卡,就是通過提高司機收入——膨脹比例一般爲10%-50%,其中在熱力圖的極熱區,膨脹比例最高能達到50%,鼓勵司機出車並多到熱區接單,解決運力平衡問題。

同樣的,流水加速卡也是類似的效果。

就試運行情況看,流水加速卡在早晚高峰、節假日等“打車難”的需求高峰,發放比較多,且所有卡都是先購買後兌現。

這樣一來,就像爲司機上了緊箍咒,限制其越界跨平臺接單,保證了滴滴在高峰期的運力。

而越是有經驗的司機,越能從流水加速卡上薅到羊毛。

可以看到,目前的流水加速卡分爲1.99-39.99四檔,該在什麼間段買哪張卡,才能收益最大化,大有可爲。

如有老司機就算了一筆賬:一個月的早高峰時間收入如果合計300塊,買39.99的很划算(流水加速15%得45元);若合計爲200塊,買9.99的最合適;如果只有80塊,那隻能買1.99的了。

總的來看,滴滴甩出的這三張卡,意在實現三方利益平衡下的運力優化,提升訂單;同時這種開源的補貼方式,也有更高的利潤空間。

但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在具體執行上,卻並非毫無瑕疵的。

上述提到,所有卡都是先買卡後兌現,這意味着能否獲得獎勵、獲得獎勵的大小,存在一定的概率。

說白了,司機們的錢裝入滴滴的腰包後,獲得的卻是“買彩票”效果。且對彩票的概率,平臺作爲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一方,再加上算法的加持,把控的靈活性很大。

可以看到,過去互聯網平臺利用大數據、算法“殺熟”,並不少見。

典型如攜程鑽石貴賓客戶胡女士因被殺熟,與攜程對簿公堂——2020年,胡女士以會員價2889元在攜程訂購了希爾頓酒店的房間,結果發現酒店實際掛牌價僅爲1377。

基於此,不難想象既是裁判又是選手的滴滴,通過大數據拿捏買卡人,不是難事。

從目前看,似乎出現了一些苗頭。如某司機吐槽道:“買完流水加速卡,大單避開走,不買的時候,反而還能接到一兩單。”

用司機的收入“請乘客打車”

上述說過,重新迴歸後的滴滴,並未如預期中大規模砸錢補貼用戶,但看一下平臺打車價格,確實是降低的。

以20公里長距離訂單爲例,滴滴上特惠訂單的價格,只比順風車貴5塊錢。而此前這個差距有一倍。

既然有騰挪出“羊毛”,就必然有做犧牲的羊,不是平臺,那就只能是司機。比如,有海口司機估算,新的運價下,收入至少縮減10%-15%。

當然,這不是滴滴一家,而是行業的普遍情況。

如有深圳司機表示:“高德打車爲了市場份額運價一降再降,現在這個價格實在低到離譜了,都已經到我們的成本了。”[1]

事實上,這是行業變相價格戰的結果。

可以看到,高德打車等聚合平臺,利用旗下衆多平臺,搞競價排名——低價的平臺會排在前面,倒逼平臺間內卷,主動調低價格。

如有司機吐槽,“這麼多的小平臺,一家降,你不降價的話,就沒有單子,乘客都是看到誰價格低就打誰的車。”

如此內卷下,有司機透露:“現在聚合平臺的價格,平均要比滴滴低20%左右”。

這在順風局裡,對滴滴影響有限,畢竟其定位即爲價格更高,但當下大環境不景氣,核心矛盾轉爲性價比,其備受衝擊。

如下圖,年初至今,聚合平臺訂單量佔比不斷增長。與之相對應,滴滴上架至今,市場份額沒有提升反而有所下滑。

此情此景,滴滴如果繼續保持“高不可攀”姿態,訂單量形勢無疑會進一步惡化,要想維穩市場份額,只能降價。

而平臺層面下場,不外乎撒錢補貼,但現在競爭的土壤已然變了。

可以看到,抓住滴滴的“空窗期”,高德、美團打車、T3出行等競爭者大肆跑馬圈地。等滴滴迴歸時,市場已經處於新的均衡狀態:滴滴佔七成左右,其他家佔三成。

在這樣的存量市場裡,想要通過燒錢補貼奪回市場份額,要付出的成本可比之前高得多。

有數據顯示,滴滴下架期間,T3的單個拉新成本在100元左右,培養成長期用戶,成本更要翻5-6倍。

針對這樣的局面,更可取的競爭模式是精細化運營,如美國的網約車行業發展路徑就是如此。

2017年,趁Uber因對特朗普移民政策做了迴應,引發的“輿論危機”,來福車(Lyft)攻城略地奪取Uber的市場份額,將佔比提升到三成。

偷塔成功的Lyft想要更多,回過神來的Uber想奪回失去的,兩家由此進入針鋒相對的惡性競爭。可以看到,2018年兩家的銷售和營銷支出居高不下。

但現金以驚人的速度燃燒下去,除了虧損進一步拉大,兩家的市場份額基本沒太大變化。且還影響到了兩家上市後的市場估值。

基於此,2019年Uber與Lyft停止補貼大戰,轉向了提升經營效率,盈利水平纔開始好轉。如下圖,2022年Uber的利潤率水平達到6.3%。

資本有了“苦衷”,壓力往往要下放,主動權捏在別人手裡的司機,首當其衝,更何況其現在的境遇更弱勢了。

衆所周知,網約車行業“運力過剩”問題越來越突出:2021-2022年國內新增網約車司機約114萬,而網約車用戶規模少了近1600萬人。

有司機描述過一個場景:在火車站等訂單,5分鐘裡纔有一個,但附近圍了41個司機搶。

供大於求到如此地步,總有人會爲了單子,願意開更低的價格,平臺坐收漁利。

而除了善用司機主動“內卷”,另一方面新能源車更低的跑車成本,也有着從司機端降低運價的空間,用一位司機的話說,“以前油車26公里20塊油費,現在電費3塊錢。”

由此來看,相較於拿自己的錢補貼用戶,慷司機之慨“請客”,來維護住市場份額,顯然是一件更划算的事情。

單量與口碑相掛鉤,撬動司機“優勝劣汰”

“如果你某天曠工不出車,或者沒按時出車跑早晚高峰,就會影響平臺對你的打分,派單數就會減少很多。”一位司機形容今年在滴滴的跑車情況道。

而其所說的“分”,就是滴滴平臺對司機打分的“口碑值”,主要包括出行分、 服務分、安全加分、合規加分四部分。

以前,口碑分值高低對司機接單幾乎沒有影響,低分比高分好接單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現在,滴滴將口碑值的高低直接與司機流水收入掛鉤。

如此一來,司機們爲了衝口碑,不得不捲起來。

有司機描述當下的競爭:“早晚高峰得跑,要把出行分、服務分搞上去了,以後是高分對殺,甚至是滿分對殺。若想有可觀的流水收入,分數須達到平臺金字塔頂端。”

這熟悉的一幕,讓人聯想到互聯網大廠的常見套路——平臺進入成熟期後,往往會通過運營機制讓參與方內卷,達到提高經營效率的目的。

比如,抖音吸引中小商家入駐,把生意盤子做大後,通過推流機制將流量分配給成交能力更強的直播間,淘汰效率低的商家,倒逼着商家“進步”,使平臺的每一次曝光都能夠最大限度的轉化爲GMV。

滴滴也是一樣,在司機過剩的情況下,通過口碑值調動司機“積極性”,進而篩選出忠實、勤勞、優質的司機,淘汰掉效率低的司機,拉動平臺效率提升。

其中,兼職司機流水下滑,正是滴滴的手段之一。

目前,司機多平臺接單已成爲網約車行業的普遍現象,甚至有上海的乘客打車時發現,司機同時在11個網約車平臺接單。

一個人拆成幾個人用,司機也是迫於無奈:在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司機人均單量下滑明顯,今年前5月,每個司機平均單量是606單,低於去年同期的637單。

正如一位司機所言:“現在不多個平臺跑根本沒訂單,網約車太多了。”

但司機“三心二意”,對於平臺來說,並不是好事。

比如,司機多平臺同時接到單而被迫取消訂單,乘客體驗會打折扣。此外,多平臺接單下,平臺無法測算司機的真實服務時長,存在分心駕駛的安全隱患,增加司乘的安全風險。

基於此,滴滴、高德都調整了評分規則,約束司機多平臺接單的行爲。

一位滴滴司機透露:“如果你取消了一次訂單,那麼被扣掉的服務分,需要跑500單才能被刷新掉。”[2]

有罰自然也有賞,滴滴今年還兩次升級搶單模式,獎勵出車勤快、服務好的高分優質司機。

以流水高、被司機視爲“香餑餑”的預約單爲例,有司機反饋道,在滴滴此次調整後,之前那些遵守規則的司機們搶單概率大大提升,一天少則3單,多則6單。

除了“勉勵”司機艱苦奮鬥,滴滴還利用口碑值,撬動司機解決平臺一直頭疼的合規問題。

畢竟今年各省份都在加快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監管尺度不斷收緊。滴滴近兩年車輛合規率及駕駛員合規率雖然向好,但在TOP10自營平臺中還是墊底狀態。

因此,在滴滴的口碑值中,雙證合規加分是要遠高於單證和無證的:雙證司機70-90分,單車證司機40-60分,單人證司機15-20分。(不同城市具體分值有差別)

而這些分差無法通過多跑車等方式拉近,這意味着雙證司機在口碑值方面有着天然優勢,單證和無證司機則“輸在了起跑線上”。

甚至在深圳等城市,只有雙證司機才能到機場、地鐵等訂單密集度高的地方接單。平臺規則清晰,司機想要掙錢,自然會把考證這件事儘快提上日程。

總之,那些反其道的司機在滴滴上的生存越發艱難,而手持雙證、按時出車、服務周到的司機日子好過,更加離不開滴滴。

對滴滴來說,一手攥住優質老司機,一手牽引其他司機勤跑車、多考證,何樂而不爲?

重回牌桌這半年,滴滴靜悄悄甩出的三張牌,透着一絲驚豔。

賣卡代替撒錢式補貼,既保證運力,又賺了一筆。拿捏運力過剩、司機內卷,用司機的收入騰挪降價空間“請客”,保自己的市場份額。最後,再利用評分機制“優勝劣汰”司機,整個經營效率大變樣。

但落在司機眼裡,卻可能是另外的景象:你給我發福利,是我出錢;你給用戶發福利,也是我出錢;結果你還嫌我不夠努力,要淘汰我。

由此來看,如何平衡好平臺利益和司機權益,是滴滴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章:

1、功夫財經《司機怒火燒向高德打車》

2、差評《卷不動的網約車司機們,準備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