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確認「登陸臺灣」 多元化服務恐威脅小黃?

圖文/7car 小七車觀點

10/2 立委洪慈庸對交通部長賀陳旦質詢時透露,對岸車輛招呼服務龍頭滴滴出行」已與臺灣業者連繫,打算進軍臺灣。交通部長賀陳旦也證實,現階段滴滴打車已在進行合作商談。

立委洪慈庸表示,近兩年來共享經濟成爲全球熱門議題,許多汽車公司也紛紛將觸手深入車輛租賃或是車輛共享領域,一方面是佈局未來新型態的交通概念,另一方面也是爲自動駕駛技術進行鋪路

此前全球最大的車輛招呼服務公司 Uber 也曾登陸臺灣,掀起一波傳統計程車行業的生存保衛戰,然而 Uber 礙於適法性問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遭到交通部勒令停業。

但是市場對於新型態車輛招呼服務的剛性需求持續擴大,也因此 Uber 在臺面上順勢轉型資訊媒合平臺,並與租車業、車行合作,但實際上舊有的 Uber 司機紛轉地下營業,透過羣組擴大,在各縣市蓬勃發展

►想看更多最新汽車資訊,請加入《ETNEWS車雲粉絲團

然而交通部對於違法營業問題卻無有效的控管, 以高雄市爲例,監理所取締白牌件數僅 2 件,與其規模差距甚遠,將是未來管理上的檢討重點

此次「滴滴出行」登陸,除了對傳統計程車或是 Uber 的營運上造成衝擊,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滴滴出行」的營運策略及服務範圍, 依照陸企慣用投資手法來看,在發展先期將不會考慮利潤,藉以快速攻佔市場建立用戶羣衆

並結合司機或乘客賞金制度來鞏固自身市場,除此之外滴滴出行目前也已經將觸角伸入物流、送餐、公共交通運輸接駁等等,其並具有相當成熟的運營管理系統,因此未來登陸之後將對本地多重產業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7car 小七車觀點》

※本文由7car 小七車觀點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