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 人民萌生相對剝奪感
(圖/本報系資料照)
「相對剝奪感」是一種主觀的社會心理狀態,自認以自己的才華及努力,應享有某種社會地位及生活條件,但現況與預期相差甚遠,引起怨懟與不平,這種感受就是相對剝奪感。
心中升起相對剝奪感,一個原因是看到別人「德不配位」,也就是看着無才無德之人,佔了重要職位,不但正事做不出半件,還貪污腐化敗壞社會風氣。就如「小英男孩」、通傳會等官員,不一而足,一般人看在眼裡必然會有相對剝奪感。
另一原因則是「位不配德」,明明是有才有德的人卻有志難伸。臺灣人才濟濟,流浪教師卻不知凡幾,大學畢業甚至碩士畢業,只能去送Uber或開計程車。就算苦讀得到博士學位,由於大學不斷關閉,只好離鄉背井遠赴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國家,才能求得教職。幸運一點的,因爲有美、歐、日名校博士學位,可以在臺灣的大學任教,但薪資比起日、韓、香港、新加坡都要來得低,怎麼不會有相對剝奪感?
還有一種是,當事者什麼壞事都沒做,卻因天上掉下災禍,不能再過往常日子。例如這次大地震,房子就被貼上紅單或黃單;私校教師認真教學,突然董事會宣佈學校關閉;2013年馬英九取消軍公教退休人員1個月的年度慰問金,引起反彈,鐵票全部生鏽,讓綠營大有斬獲,這也是相對剝奪感惹的禍。
最後一種是世代變遷引起,但影響範圍最大。1950年代二次大戰結束,美國成了世界工廠,年輕人享受美國夢,高薪就業、汽車、洋房、美眷,相對父母輩快樂的不得了。然而他們生的子女,到了70、80年代,經歷越戰,被抓去當兵之外,工作收入相對父母只能過苦日子,所以嬉皮應運而生。臺灣不也如此,50、60年代出生的,過的是臺灣錢淹腳目的日子,2000年後的世代都只能過不婚、不生、買不起房的日子。
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生活在羣體裡面,每日都在與別人互動,有互動就有比較,以決定自己應有的態度及行爲,也就是「參照團體理論」。人比人卻不如人,有些人會怪自己努力不夠,所以特別奮發向上;有些人卻認爲自己境遇不如人,都是別人及社會害的,所以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清朝末年華人被世界各國欺侮,最後有孫中山的革命成功,創建中華民國。
政府是最常造成相對剝奪的主體,蔡英文執政後,好康都由綠友友佔盡,比如說「種電」,他能你不能;各級政府的政令宣導,幾乎都是由「三民自」得標;NCC已被改名爲「髒兮兮」,中天被撤照案,法院十多次判中天勝訴,就是不給執照。民進黨就是雙標黨,行政、立法、司法、監察都在我手裡,不服氣又能奈我何,導致不少民衆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所以雖然賴清德當選,但是僅獲得4成基本盤選票,有6成民衆不認可這個總統。
朝小野大,新政府在國家總體政策、法規制定、預算支出、各獨立機關人選、各公營事業的董監事總經理等方面的通過和人事任命,都有得瞧了。賴清德提名的內閣人選,比起當年的孫運璇、李國鼎、趙耀東、尹仲容,不論氣度、學識、眼界,怕給這些前輩提包都不夠格。
民主國家的主政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國民有相對剝奪感,即使僅有少數人民有過於激烈的相對剝奪感,也會有自認爲先知者,引導他們形成強有力的同溫層。如ISIS試圖改變社會結構,發動暴力事件,造成近日俄羅斯音樂廳的恐怖攻擊。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民意能夠建立政權,也能推翻政府,剛接手的賴政府小心了。
(作者爲前衛生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