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班裡的刺頭長大了?家長懟老師,稱自家孩子要睡到自然醒!

“從今天開始,XX所有的第一節早課不上。讓他睡到自然醒,他現在的睡眠比早課重要些。孩子小,不適合太早起來。作爲大人,太早了我也受不了,不想起來。”

近日,上海金山區某小學一女家長,在羣裡霸氣宣佈,自己孩子的所有第一節課不上,後續交流中,家長和班主任發生爭執。(源自極目新聞等)

孩子接受的是義務教育,學校有學校的規矩。這名女家長如此霸氣地表示自家孩子不遵守校規,在羣裡懟老師,如此個性十足,網友感嘆,這是當年班裡的刺頭長大了,雖然已經有孩子在上學,但自己還是巨嬰。

這不是第一個在班級表達個性需求的家長。2021年,貴陽某名校出現了一起37名家長聯名驅逐1名7歲小學生事件。事後,一不在家委會的家長曝出事實真相,被驅逐孩子的家長要求班主任認同自己的快樂教育,不給全班學生布置作業;以孩子有哮喘爲由,要求自己孩子下午不上課;體育比賽,因孩子有哮喘老師沒讓孩子參加,認爲是自己孩子被否定,和老師大吵大鬧;不止懟老師,還和其他家長多次發生衝突。最後鬧到家長們忍受不了,聯名驅逐她家的孩子。

這件事情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注和思考。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尊重學校的規定和教師的權威,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學校的作息時間,不是老師可以修改的,上午幾點鐘到校,教育部還有相關的規定,不是說家長說幾點到校就行。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應該讓他們學會適應社會的規則和約束,培養他們的自律和責任感。

女家長的行爲,暴露了自己還沒有適應家長的角色。家長角色,意味着兩個責任,一是養孩子,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二是教育孩子,用自己的榜樣作用,來教育孩子成長。孩子上學了,學校有到校時間,就應該調整自己的生物鐘,用早起來培養孩子的習慣。

女家長的行爲不僅沒有給孩子做好按時作息的榜樣,也給孩子帶來了負面影響。她將自己的個性和需求置於孩子和整個班級之上,不顧及其他家長和老師的感受。這種行爲不僅讓老師感到不滿,也會讓孩子學會不尊重他人和規則,甚至可能對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總之,家長這個名詞,意味着沉甸甸的責任,家長要理性對待自己角色的職責,理性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尊重學校的規定和教師的權威,當然,也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像這種涉及到所有學生的時間規定,還是應該模範遵守。

女家長因爲自己起不來而懟老師的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