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外星人:科幻片史上十大激戰場面【組圖】

電影誕生之日起,就天外來客到底是何種尊容,到現在也沒一個準確的定論,科幻電影衆說紛紜,給觀衆勾勒出各種長耳朵、大龍蝦、藍皮姐姐,甚至是變形金剛外星人不僅是ET那樣其樂無窮的兒童玩具,還有異形那樣陰險邪惡的變種,以及蜂擁而來的駭人蜘蛛羣,某天洛杉磯上空飄來一座座飛船,還欲向我們圖謀不軌。對這類種羣,你沒法伸出溫柔的手撫摸它們,那就選擇開火好了,技術不是問題、武器不是差距,單看人類是否肯集中所有的智慧火力,跟這些居心不良的傢伙們一決生死。

星際探測把世界變成了地區村,也成就了轟轟隆隆的宇宙拆遷大隊,人類作爲地球上的釘子戶,與外星地產開發商的矛盾早已不可調和。從《獨立日》到《洛杉磯之戰》,這種矛盾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跡象,兵戎相見終於不可避免。和外星人的戰鬥絕非是常規武器那麼簡單,正如我們替它們發明的飛碟總比我們超前、等離子槍永遠比我們高檔,這也間接地註定激戰的極端慘烈。大戰外星人是科幻電影寶貴的錄像教科書,藉助慘烈的戰鬥讓我們明白科技可以興球、落後就要捱打,還有,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拾掇科幻電影中那些蕩氣迴腸的片段是件很爽的事,除了領略技術上的登峰造極,還能迸發一個地球人深深的自豪感,當然這個專題的本意並不是數落外星人的罪狀,而只是一覽科幻電影精彩激烈的瞬間。另說我們地球人從來不是好戰分子,只要戰爭的本身是基於正義,打得再激烈也無所謂。

《獨立日》(1996)

外星人簡介:來自25光年外的紅矮星格雷斯星系,有機生命體,狀如蝗蟲,多觸角,頭蓋骨扁平,身體脆弱,無聲帶結構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超大豪華母艦,大型激光柱發射器、防護罩,小型太空飛船

人類武器:F/A-18、F-16、F-14戰機;“空中吊車”直升機;B-2隱形轟炸機

作戰地點:地球

激戰場面

在電影最後的空戰戲裡,人類幾乎出動了所有力所能及的高科技裝備,包括F-16戰機在內的飛行戰隊集體出擊,美國總統亦親自披掛上陣。外星人的大型飛船高聳在人類上空,巨大的防護罩幾乎是刀槍不入,在以“病毒”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之後,空軍支隊的飛彈集體開火,外星人的小型飛船亦飛離母艦進行還擊,在狹窄的空間裡展開電光火石的較量。而在飛行員彈藥已盡之時,毅然決絕地飛向敵方母艦,如入無人之境,最終用一己生命,換來外星人的玉石俱焚和人類的最終解放。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獨立日》都稱得上是優秀的科幻電影,而這段激戰場景亦是科幻電影史上最精華的部分之一。外星人無疑扮演了“宇宙拆遷隊”的身份,看起來人類痛恨“拆遷”的由來已久。《獨立日》對人類科技的高度大致停留在那個1996年,幾乎沒有拔高,才反襯出外星人的強大和人類的堅韌。爲追求視覺效果,特效部門製作了3978架F-18戰機、52278塊碎片、3931架外星戰機、1549枚導彈和22014個光球。

星河戰隊》(1997)

外星人簡介:蟲族,總部在地球以外的K星,並在周邊星球廣泛分佈,狀若蜘蛛和甲蟲,有堅硬的外殼、銳利的鉗子和鋒利的牙齒,部分會噴射火焰和毒液,棲居於地下洞穴,常以星球上的小隕石攻擊人類。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鉗子、體內噴火設備

人類武器:衝鋒槍手雷、高射炮

作戰地點:P星

激戰場面

沒有什麼比蜂擁而來的蜘蛛族羣更讓人心驚膽戰的了,這些呼嘯而來的外形生物,前仆後繼地形成了對人類基地的合圍。它們鋒利的觸手,可以輕易地將金屬外殼的人類戰士穿胸而過,天空中飛過的,部分擁有翅膀的蟲類,亦可以輕而易舉地摘走人的頭顱。地縫地下爬出的大甲蟲,輕易地咬掉人的下半身,吐出的火焰,瞬間就把人化爲灰燼。在這段激戰的部分,唯一的感覺就是緊張和窒息,英勇的女戰士剛剛把手雷扔進大甲蟲的嘴中,還沒來得及歡慶,就被身後趕來的一隻大蜘蛛穿膛斃命。

保羅·範霍文執導的這部《星河戰隊》是很多人年輕時代在碟店租過的電影,於那個年頭來說,這樣的電影就是酣暢淋漓的大餐,能引得人看上好幾遍。電影中對蟲族的定位充分參考了蟻族的特徵,纔有了各種不同形態的分化。電影中對它們的詮釋,亦不是隻停留在昆蟲的等級上,而是言明它們會依靠吸食人腦而提升智慧,即使如此,人類的智慧也始終會高於蟲類,這部電影也自始至終張揚着一種人類的優越感。

阿凡達》(2009)

外星人簡介:潘多拉星球上的納威人,身高3米左右,處於氏族部落文明階段,刀耕火種。有尾巴和辮子狀的感受器,皮膚呈藍色,手腳均只有四指。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長矛、弩箭、機槍(阿凡達使用)

人類武器:攻擊型飛船、大型裝甲車機器人武裝直升機等

作戰地點:潘多拉星球

激戰場面

侵略只能換來報復,被人類殖民的納威人開始反抗,毫不關心實力上的懸殊對比,早已抱定了玉石俱焚的決心。魅影橫衝直下,可以將武裝直升機玩具一樣摔在斷崖上,尖利的箭可以穿過飛行器的玻璃,卻也有無數的納威人倒在炮火之下。空中仍飄浮着島嶼,戰鬥變得異常慘烈,大義變節的女飛行員攻擊了領導的專機,接着又被領導擊落。叢林中的野獸們亦加入統一陣線,無盡的爆炸之後,恃強凌弱的人類終於繳械投降。

和《獨立日》正好相反,人類在《阿凡達》裡扮演了星際拆遷隊的身份,爲了圈地採礦攫取資源,他們極端殘忍地逼納威人離開駐地。甚至開動空軍和機器人部隊來驅趕,毫無疑問這種非人道主義行爲會受到各方譴責,就如美國人在中東打仗會被國人聲討一樣。於是一部分人類選擇了做“宇宙戰士”,並背離了人類組織,倒戈相向,這部電影的格調亦因此而得到拔高,變成了對人類自我嚴正的審視。

《異形2》(1986)

外星人簡介:一種來自外太空的不明生物,有利齒和爪的結構,善於彈跳,行動迅速,以人類等生物爲宿主和食物,可以在下水道和天花板夾縫等狹窄區域內穿行。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爪牙、尾巴、寄生手段

人類武器:衝鋒槍、手雷、火焰噴射器

作戰地點:太空艙

激戰場面

在《異形》系列中,與外星生物交戰的感覺已經不再是慘烈,而是無端的恐怖,在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第二部裡,宇航員們小心翼翼地打開天花板頂棚,看見的是噁心又駭人的景象。這些形狀邪惡、身上流着粘稠液體的生物,可以在飛船的縫隙中肆意穿行,血盆大口能對人類形成最有效的傷害。應該說這段戲非常動魄,異形的追逐,人類的亡命,在飛船隧道這個迷宮裡毫無喘息之機,更要命的是人類中間居然還生出一個叛徒,好在惡有惡報,他的後果就是在異形的牙齒下了卻餘生。

如果說哪部電影開創了科幻恐怖的新模式,那一定是《異形》系列,甚至連約翰·卡朋特的《突變第三型》都選擇對其模仿,關於“異形”的電影,到今日更是多達十幾部,足見這個醜陋的物種是多麼令人難忘。與這個片段中交代的一樣,對異形的攻擊,並不是普通的衝鋒槍可以奏效的,至少需要大規模爆炸物和火焰噴射器。值得一提的是,《異形2》是世界上第一部票房過億的R級電影,並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

鐵血戰士》(2010)

外星人簡介:神秘星球上的食肉動物,狀如野豬和角龍,多銳利觸角,奔跑極快,兇猛。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觸角;

人類武器:AK衝鋒槍、手槍、匕首

作戰地點:神秘的星球

激戰場面

最兇猛的食人獸,就是對這些穿越而來的人類的最友好的招呼,這些獸類除了長相邪惡外,頭頂還長滿了向前的長角,便是它們作戰的長矛,直可將你插成肉醬。風馳電掣的野獸穿行在草叢裡就像幽靈,皮硬肉厚,對付它們的工具亦只有接連不斷的火舌。人類最優越的戰士,也被它們追逃地猶如喪家之犬,驚險的關頭,還是靠匕首穿喉而過死裡逃生。最勇猛的女戰士用狙擊步槍斃掉了兇獸,卻在面前的危機下欲尋求自殺解脫,幸運的是神秘人在這瞬間幫了一把——這就是隱身了的鐵血戰士。

神秘的星球,未知的恐怖,危險遠遠不止幾個外星獸這麼簡單,還有在叢林裡的“狩獵者”——擁有智能鎧甲和等離子武器的鐵血戰士。鐵血戰士是外星類人的宇宙高端生物,擁有空前的科技文明,在近些年的作品中又被詮釋爲地球遠古時代的神——埃及和瑪雅文化的創建者。嗜血的生物可以將人類逼到絕境,卻在他們的聲音下遁逃,足見實力的對比根本不在一個基線上,從這點來說,他們獵殺精英人類,也容易得很。

《第九區》(2009)

外星人簡介:外太空的龍蝦狀生物,文明發展不均勻,精英族羣因感染病毒而死亡,僅存留孱弱的、智商較低的人口。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多功能機械鎧甲

人類武器:重機槍、MP5衝鋒槍、狙擊步槍

作戰地點:地球

激戰場面

剛剛拿到外星人身份證的主人公迫不及待地開始拯救同胞了,當然地球人殖民大蝗蟲也確實不怎麼人道。智商高、情商低是片中外星人的典型特徵,多功能的機械鎧甲,一如宇宙騎士的戰衣,可以抵擋衝撞的汽車、飛馳的子彈,還具有非凡的彈跳加速性能。而這段戲拍得同樣悲情,因爲流着一半人的血脈,它並不忍對襲擊者展開大屠殺,終於在人類猛烈的槍彈下頹然倒地。對外星武器的陌生,亦沒有讓他把這件戰衣的威力發展到極致,否則的話,至少是個變形金剛摧枯拉朽那樣的狀況吧。

看世界盃的嗎?不然飛船怎麼開到了約翰內斯堡?大蝗蟲在高等族羣和低等生物之間的模糊定位,證明了人類對外太空生命形式的某種迷茫。這部電影圍繞人類對外星生物的殖民化態度,將人類所謂的“人道主義”外衣撕得乾乾淨淨,在作者眼中,安心於啃貓糧的大蝦們,恐怕比爾虞我詐的人類要高尚得多。大蝦們最後還是對人類的醜惡看不慣了,在自己的新同胞慘烈犧牲後,他們一哄而上將開槍的人撕成了碎片。

《星際迷航》(2009)

外星人簡介:來自羅姆蘭星球的殘存分子,由蟲洞出現,科技領先現實中129年,船長尼祿,駕駛採礦船“那羅陀”穿越時空向人類復仇。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129年後的採礦船,製造黑洞的“紅物質”

人類武器:129年前的太空戰艦,激光槍,傳送設備

作戰地點:外太空

激戰場面

技術的進步總是日新月異,你無法想象100多年後的玩意是多麼地先進,這亦可以解釋爲何產於23世紀的戰艦鬥不過24世紀的採礦船。正因如此,斯巴克寇克船長只能通過傳送進入那羅陀號截取紅物質,斯巴克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100多年後的飛船,並以之打掉了採礦船投向地球的鑽頭。這段戲的氣魄最接近《星球大戰》系列,載着紅物質的飛船衝向那羅陀號,轉眼間所有的觸角分崩離析化爲灰塵,被黑洞吞噬;而滿載人類的“企業號”,則在甩出的所有爆炸物的推力下,成功離開了黑洞引力圈。

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在近幾年催生了不少《星際迷航》的粉絲,倘若是謝耳朵一類的科學宅神,大概得爲本片感動地內牛滿面了。年輕版的斯巴克和寇克船長,也爲本片打上青春偶像化的標籤。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對反派人物的設定別有用心,那羅陀號的船長“尼祿”正是羅馬帝國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即那位焚城聞名的暴君,他毀滅星球的“壯舉”,和昔日焚城的經歷,應該算得上是一脈相承。

《第五元素》(1997)

外星人簡介:孟加羅人,樣貌呈半獸人狀態,在星際間買賣武器,曾經擊落過載有第五元素的飛船,兇狠有餘,智商較低。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衝鋒槍、迷你火箭彈

人類武器:衝鋒槍、手槍、定時炸彈

作戰地點:失落天堂

激戰場面

跟Zorg做買賣帶了空箱子,可見這羣半獸人還有點智商,不過他們還隨便按武器上的紅色按鈕,證明也不過爾耳。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柯本上校持槍出來血拼,又被對手強大的火力逼退,甚至還丟了武器,任敵人的火箭彈呼嘯地將掩體轟個粉碎,不識相的羣衆竟莫名地給扔過來兩個琉璃球。其實這段戲拍得格外喜感,藉助“人體槓桿”把孟加羅人彈到房頂,反而讓它歪打正着將同夥殲滅。面對蜂擁而至的敵方援軍,柯本上校也本能選擇撤退,走之前亦不忘留一顆炸彈,將對手送上西天。

其實這部電影中的威脅地球的並非孟加羅人,而是一顆即將撞地的星球,前者在電影中更多充當笑料,表現得很有些“無厘頭”。呂克·貝鬆對外星人的構思可謂繁複多樣,除了這種半獸人的樣貌,還有各種昆蟲類,甚至長滿觸角的軟體類生物,太空歌劇院的一場戲更是成了外星生物的樂園。本片來源於呂克·貝鬆上學期間做的一個夢,能將自己的夢在電影中實現,恐怕是一個導演最享受的事情了吧。

《變形金剛1、2》(2007/2009)

外星人簡介:塞伯坦星球上出產的機器人,分爲軍用和民用,前者爲霸天虎,後者爲汽車人,善惡有別,能變形爲汽車或飛行器,鋼鐵結構,擁有武器,破壞力驚人。墮落金剛是塞伯坦星球上最早的13個變形金剛之一,操縱霸天虎,陰謀使用太陽能製造能量塊。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身體攜帶的各類武器,迷你小機器人

人類武器:CV-22、F-16、F-117戰機、武裝直升機、航空母艦

作戰地點:卡塔爾/埃及

激戰場面

在鋼鐵巨人面前,人就成了侏儒,連一個蠍子機器人都能搞得整支海軍陸戰隊不得安寧,鋒利的尾巴可以輕易貫穿一個人的胸部,全金屬外殼是防禦各類槍彈的天然屏障,打不過就只能躲到掩體之後,或者四散奔逃。卡塔爾人還想用步槍還擊,事實上只能證明是個笑話,因爲連軍方派來的F-117戰機等,亦沒能對蠍子戰士形成有效的打擊,在被炸翻了N回之後,這隻蠍子又鑽回了地下,只剩一個斷掉的尾巴在地面歡騰跳躍。

續集中,戰爭的場景從卡塔爾奔到了埃及,做好了準備的美國人選擇了海陸空集體出動,轟隆隆駛來的悍馬、裝甲車和坦克,滑翔而過的F-16編隊,駐紮在港口的航空母艦,形成對墮落金剛們的合圍。不過究竟來說人類還是太過弱小,霸天虎們的金剛之軀和多變的武器配置,讓人類在逃竄中如同螻蟻。最能對機器人形成有效打擊的,恐怕是航空母艦上的新式電磁炮,它直接將金字塔上攀援的那位仁兄炸成了廢鐵一堆。

五角大樓對邁克爾·貝電影的支持一直不遺餘力,這次除了慷慨地借出了白沙導彈發射場,還允許劇組跟隨呼嘯而過的F-16編隊拍攝,更不用說無限的悍馬、裝甲車、導彈發射器和坦克了。《變形金剛》並沒有對現有軍事力量進行拔高,卻盡情地展現了美國人引以爲豪的軍事力量,這點足夠讓五角大樓高層們喜逐顏開。美國軍人同樣以參演邁克爾·貝的電影爲豪,片中若出現某個戰士的特寫,對他來說就是無上的榮耀。

《洛杉磯之戰》(2011)

外星人簡介:誕生自海洋的外星生物,有類似昆蟲樣貌的人體結構,表面有黏液,文明程度高過人類,依賴水資源。

實力對比:外星人武器:空對地飛彈、小型飛船、等離子槍

人類武器:衝鋒槍、導彈、武裝直升機

作戰地點:洛杉磯

滑過天際的激光束,就像空中掉落的宇宙塵,各大城市轉眼就成了一片片火海廢墟。洛杉磯成了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慘烈的戰鬥,從空中對峙蔓延到巷戰,外星人的火力如同雨點狂落,陸戰隊員是人類最後的救命稻草,除了在街區匍匐前行,做着艱難的阻擊工作,還深入地下水道外星人的駐點,與那骨骼碩大、昆蟲模樣的生物血拼到底。武裝直升機緩緩地駛過天空,望向大地,是一片煙塵瀰漫、佈滿彈坑的滿目瘡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