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後首波惠臺動作!天津臺辦發佈「46條措施」

天津市推出「惠臺46條措施」。(圖/CFP,下同)

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臺灣11日結束大選後,天津市13日推出首波惠臺新政策,簡稱「46條措施」,內容包含對臺胞和臺企在各方面提供同等待遇,進一步吸引臺灣民衆企業到天津發展建設,爲該區創造不一樣的新活力

據《人民日報電子網報導,天津市臺辦、天津市發展改革委13日共同召開新聞記者會,介紹《關於進一步促進津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具體措施》(簡稱46條措施)的頒佈背景、形成過程基本框架和主要特點等。會中也指,這是爲了確實推動「惠臺26條」在天津落地的具體舉措。

報導提到,「46條措施」和當前經濟社會焦點有着密切關聯,前30條是專門爲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包括科研金融、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創新中心建設、5G研發、園林廢棄項目處理、航空、文化、體育農業醫療等內容;後16條則是爲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包括交通教育、就醫、文藝、求職、就業創業住房技能培訓職稱評審體育賽事等內容。

報導再指,「46條措施」注重發揮天津的資源優勢,爲臺胞臺企率先分享大陸和天津的發展機遇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在農業產業、自貿區投資海關通關領域,確實把天津的特色和優勢「用好用滿」;另外,「46條措施」充分考慮到臺灣民衆和企業的特殊情況和普遍關切,因此在推行臺胞習慣輸入法、申請公租住房、銀行卡辦理搖號購車等方面都列出務實舉措。

► 欸~妳過來一下!妳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