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後壯年男女排尿難 最新疫苗救濟最高獲45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公佈最新會議紀錄,有21案因接種疫苗後症狀獲得救濟金。疫苗接種示意圖。 美聯社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佈最新第207次審議小組會議紀錄,此次審查150案,共有21例獲得救濟金,其中最高額爲接種AZ疫苗後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羣的個案獲得45萬救濟金。

本次獲得救濟金的27例中,有AZ疫苗11例、莫德納疫苗8例、BNT疫苗7例,以及1例卡介苗。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此次最年輕個案爲4歲孩童,因爲出生不久後接種卡介苗後,左肩膀、左胸部出現紅色腫塊,後來切片證實與卡介苗副作用相關給予救濟金8萬元。

臺北市56歲蔡先生在打完AZ疫苗後因四肢麻木、呼吸困難與走路不穩等情形而就醫,被診斷爲格林巴利症候羣,給予救濟金45萬元。本次會議另有2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羣的個案,一例爲出現大腿疼痛就醫,給予救濟金25萬元;另一例爲雙臂與雙下肢麻木無力給予救濟金7萬元。

另外,臺中市28歲陳小姐在接種AZ疫苗後陸續出現頭痛、排尿困難與雙下肢麻木等症狀,就醫後神經傳導檢查結果無異常,但磁振造影檢查屬於急性脊髓炎,雖無法確認關聯性,但給予救濟金15萬元。

臺南市28歲施先生則是在接種BNT後出現排尿困難以及雙下肢麻木與無力等症狀而就醫,其症狀發生時間不符合一般接種疫苗後導致免疫反應相關神經系統副作用的合理期間。VICP委員無法確定該個案狀況與接種疫相關,核予救濟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