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林旺標本師操刀 大熊貓「團團」重返瀕危動物故事館

臺北市立動物園17日舉行「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工典禮,其中人氣最高的大熊貓「團團」標本也於今日正式亮相。(劉瑋晴攝)

爲響應「國際瀕危物種日」,臺北市立動物園17日舉行「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工典禮,其中人氣最高的大熊貓「團團」標本也於今日正式亮相,園方策畫「瀕危動物故事館」預計在秋季正式對外開幕,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離開這個世界的動物只是形體離開了,但是精神會留下來,想表達的故事也可以留在大家心中。

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17日偕同第一銀行副處長方正文及羣創光電處長鄭雅莉,一起爲「瀕危動物故事館」開工祝賀,陳素慧表示,人氣王「團團」今天重現在大家眼前,謝謝標本師林文龍的製作讓生命能夠延續,氣候變遷、非法捕獵都在傷害這些物種,希望藉由特展讓學生能夠更近距離觀察。

諶亦聰表示,今年爲動物園建園110歲生日,過去世界短短几10年間少了很多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從1963年起編寫瀕危物種紅皮書,將全球生物的生存狀態分爲9個等級,研究表示只要再10年,會再有1百萬種物種消失,比恐龍時代滅絕速度更快,「瀕危動物故事館」透過瀕危物種連結國際與國內的保育合作計劃,喚起大家對瀕危動物的重視。

動物園表示,園區發展從早年收藏珍奇物種到今日以瀕危動物保育爲本,強化動物福祉、保育研究、棲地保護與覆育、瀕危物種再引入、環境教育及生命教育爲經營發展核心,「瀕危動物故事館」未來將展出20餘種動物的形態標本,包括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等,喚起大衆重視因棲地開發、環境污染、非法獵捕、氣候變遷等因素對於野生生物造成的威脅,以及人們可以如何爲翻轉物種生存狀態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