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團團」回來了!由大象林旺標本師操刀 明展出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標本於2023年底製作完成,目前展出於教育中心地下一樓。(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劉瑋晴臺北傳真)

臺北市立動物園邁入建園第110週年,目前策畫「瀕危動物故事館」將於17日舉行動工典禮,當中人氣最高的大貓熊「團團」標本由大象林旺標本師林文龍操刀,將在神秘角落展出,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等故事館完工後無縫接軌的搬過去,預計9月開館,未來會增加互動體驗,讓解說更加豐富。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於2022年11月19日病逝,園方立即開始「團團保存計劃」,於2023年底將標本製作完成,爲呈現物種的多樣性與自然行爲,動物園策畫「瀕危動物故事館」扮演博物館角色,讓大衆認識瀕危物種及全球保育行動,翻轉全球物種瀕危趨勢。

諶亦聰表示,標本具備教育、研究、保育和文化等不同面向的價值,大貓熊「團團」做得非常逼真,其中包含舌頭、蛀牙、口水都真實呈現,另有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等標本共同展出,明日是故事館是動工典禮,先讓大家目睹爲快。

動物園說明,當天會邀請曾經在動物園中擔任保育大使的動物們作爲保育故事主角。「瀕危動物故事館」預計將以大貓熊、穿山甲、射紋陸龜、無尾熊、黑腳企鵝等物種形態標本,從物種科學研究、保育合作到生命教育等主題,帶大家認識瀕危物種及全球保育行動,翻轉全球物種瀕危趨勢(Reverse the Red)。